假日的一早,我帶著妻小來到一個無人的所在;很少人會在西部下雨時,還往宜蘭跑吧。有趣的是我到達頭城時,天氣還不壞。


頭城「接天宮」號稱武當山紫霄宮在台第一行宮,氣派莊嚴。一旁涼亭有棵巨木張開樹傘,

樹枝上停滿許多鳥兒,吱喳聲在靜謐的晨間,顯的益發響亮。


路上一個人也沒有,我們往右側的產業道路上山,看見了壯闊的海景,那久違的大海依然無限寬廣。

繼而又看到了台灣藍鵲絕美的身影,那姿態是無與倫比的。追逐著藍鵲的身影,好像追逐著此生唯一的夢想,無可替代。那種滿足,簡單卻飽滿,「窮盡一切」。我在山上,邊跑邊舉手亂揮舞地學藍鵲飛翔,兒子都覺得好笑。


我們看到鷹、鷲,發自內心的讚嘆。平原上急馳的列車,也令我動容;

畢竟台灣很少地方,能看到平原上急馳的列車。都市裡的建築物,著實遮住好些東西。更往上行,谷間的山嵐和濱海的景物構成一幅迷濛的畫面,

烏石港區一目了然。我迷上了清晨山頂的觀海。


進入「石空古道」,路面有些濕滑。這條古道可抵石空舊聚落和石空山,滿吸引人。可惜的是剛走不久雨勢漸大,腳下的泥土地將要水流成河,只得先行撤退。


往頭城市區的路上,太陽卻又露了臉。車停「開成寺」旁,往老街逛去。

老街最漂亮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「源合成」,充滿了華麗的頹廢美感。我們在「慶元宮」前的小吃店吃了碗素的肉骨茶麵。下得山來,一碗熱食下肚,頓時精神大振。


「新長興樹記」門上的陽雕對聯很具特色。一路經過了本地人才會光顧的理髮店、小雜貨店,來到了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豪宅。

打聽之下,現任主人是盧潮衡,起造人是他的父親,第一任的宜蘭民選縣長、前省府委員盧纘祥。


盧纘祥生於清末,年少時飽讀詩書且擅於經商。日據時期擔任議員,光復後奉派頭城鎮長,創辦頭城中學,倡議爭取宜蘭獨立設縣,修纂宜蘭縣史,是地方建設史上的重要人物。


盧家宅邸前有個水池,池邊有古井,落葉飄飄,覆滿了井口。古井旁有宜蘭列管的珍貴老樹,兩棵互相依偎的樹幹像在池邊跳探戈。



看到一家店擺著熱騰騰的油飯,不停冒著白煙好像招呼我們光顧。另外點了肉羹,覺得比以往吃過的都還要鮮甜,不知秘訣為何。油飯也很Q,很多在地人來買,一買就是數斤。

老闆娘說台北很快就可以吃到她的油飯了,因為有人拜託她一定要前去幫忙。


接著我們來到「十三行康氏古宅」,此屋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,是縣定古蹟。康家乃書香門第,第一代康灩泉,專研書畫、字刻與醫學,素享聲名。


頭城十三行遺址是清代當地漁港附近的十三間街屋聯結而成,一度是宜蘭對外貿易的港口及倉儲地區。2005年重新整復時,在老屋地板下,意外發現上萬件網墜及古銅錢,經專家推測均為舶來品,佐證宜蘭當時對外貿易的繁華。


「蓮光寺」,不知為何荒廢。一路走下去,看到許多農家正門前都添加一道福州門,

漆面業已斑駁,緊閉的門戶則引人好奇屋裡的世界。城東社區是頭城鎮史館的所在,

史館的前身是日據時期的校長宿舍。

館內為和室的格局,

陳列著文史書籍、陶藝畫作和許多頭城的珍貴老照片。

我看到了數十年前的頭城火車站、郵局、農會等,多為日式黑瓦覆頂的建築。工作人員告訴我,史館玄關處的地板可以掀起,

地下可作儲藏室使用,日本人喜歡存放醬菜。


回到慶元宮,廣場前有塊「帆影立碑」;

上面記載:光緒九年,美國大型帆船擱淺於烏石港,船隻改道出入,形成了頭城港。民國十三年,福德坑山洪爆發,致頭城港區埋沒形成沼澤田園,後來大樓林立,也就是此刻我腳下的這一塊地方。



「帆影」是盧纘祥少年時描述頭城港的詩作;民國二十七年,台南名人洪鐵濤遊歷頭城,當場揮毫書贈康灩泉。之後經鎮長勒石為碑,以為後人知曉。


頭城小鎮之旅,在我們遊歷過像是一頂歐洲武士盔帽的天主堂後,暫告段落。

帶著滿盈的心,我們前往下個目的地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