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一般電視節目,我實在挺失望。政論節目自說自話,有立場沒是非;新聞報導還搞置入性行銷,我曾看過為八煙會館推介的,還有為自家電視台的戲劇節目宣傳的。電子媒體的影響力那麼大,卻沒好好善盡社會責任;是可忍,孰不可忍?


一般人都以為電子媒體會縮小知識差距,其實是錯的。沒有電視的時代,假設乙和丙的知識差距是5;有了電視後,乙看「天下第x味」,丙看「國家地理」,則他們之間差距可能擴大為50。


電視之惡,大半來自新聞和政論節目;而根源在於我們新聞記者的貧乏與不長進。我想「爆料」的風氣在先進國家,是不可能如此盛行的。因為如果有人向CNN的記者爆料說,某某首長收賄;則CNN記者會反問:「證據是什麼?」;而台灣記者會有聞必錄;觀眾也糊塗的照單全收。


新聞哪裡來?國際新聞來自路透社等大通訊社,國內的社會新聞則來自於警察局居多。社會上每天好事與壞事都在發生,但是到警察局的絕大部分是壞事。新聞記者不去努力發掘社會善良光明的一面,整天都報導負面的新聞,怎不令人沮喪?


當然閱聽人也有相當責任。我們必須讓自己有清晰的腦袋,以及客觀的判斷力,才不致被媒體牽著鼻子走;因為,台灣的電子媒體充斥著太多太多假的與錯誤的訊息了。


舉個例子,我曾看到被媒體吹捧為「大師」的李姓立委,他在質詢國防部官員,說我們的「天網」系統,花了大把銀子,結果只能早個幾分鐘偵測到中共的導彈打過來。他粗著脖子,比手畫腳說:「早五分鐘死,和晚五分鐘死;有差別嗎?」。


當然有差別。如果我方能早五分鐘知道敵人對我們發射長程導引飛彈,我們也能回敬他們,這叫「毀滅性報復」。因為我們有了這預知的能力,敵人也就不敢輕舉妄動,從而達到「恐怖平衡」。這個道理,不誇張,我國中就懂了。


一個人在文學、史學方面稱為大師,並不代表他在軍事或醫學的研究也是大師;這個道理,大家應該都懂。但是,太過速食的資訊取得與消化模式,造就大家不去動腦。


一般的低級搞笑節目,哪怕是吹麵粉、打屁股,或是整個晚上都繞著性話題打轉,都不是太嚴重。真正糟糕的是,搞亂大家腦袋的新聞與政論節目。


這類的節目同時讓台灣人養成泛政治化的壞習慣。隨便的市井小民酒駕被逮,還可以扯上「政治迫害」。泛政治化之後,就是嚴重的政治對立;政治是一種信仰,信仰沒有對錯,扯上信仰問題,兄弟夫妻都可以翻臉。所以,我已經不和人談有關政治的話題了。


所以,希望我寫的這篇文章,大家不要扯上政治,我只是在談電子媒體。


因為,我很珍惜台灣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