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是兒子今年最後一場比賽;以此告別2012的自由車賽事,加上當天風雨交加,既濕且冷又起霧,也算印象深刻了。
陽金P字山道就是天母運動公園-仰德大道-小油坑-金山-大坪國小-風櫃嘴-平等里-冷水坑,這路線鳥瞰像個P字。一般車友將此賽事稱為「陽金三P」,因為全程75km正好要爬三個peak(山峰),是國內難度頗高的賽事。
四點多起床,六點十分抵達天母。天還沒大亮,但已經聚集很多車友。
早起跑步的民眾
台北體育學院
選手們牽著車走向起點的感應門
出發接上仰德大道,剛開始大家還期望會是好天氣。
格致路
沒幾分鐘就下起小雨,我叫兒子穿雨衣他不肯;嫌礙手礙腳、阻力大。
還沒到遊客中心雨就越下越大,到了第一補給站小油坑,兒子已經濕透。我給他穿上Gore-tex,沒補給繼續前進。
不久就是20km長下坡,幸好兒子有聽話穿上外套,不然在這邊當場冷死。
下坡結束就進入金山,
十字路口的7-11聚集大批車友,這個時候有個熱的喝最是舒服不過。我們幫兒子買了熱巧克力牛奶和麻辣關東煮。
兒子說很熱,換回短袖車衣。我想,這就是這個路線的特點之一,上坡很熱,下坡很冷。
天祥寶塔
停車場是第二補給點
先前看到一個瀟灑哥,騎著通勤車,背著側背包,沒穿雨衣在雨中悠閒的前進,似乎這場雨絲毫沒困擾他。
沒多久他也來到補給點,大家問他怎麼不穿雨衣,他說沒帶。裁判好心的說要拿個大垃圾袋給他,他說不用了,反正都濕了。我告訴他套起來外面的冷風冷雨不會侵襲到你,你就不會失溫,是很不一樣的。他接受了;裁判說他以前是裁縫,拿起剪刀俐落的剪成一件披風,大家差點拍手稱讚。
有位65歲從彰化上來的阿伯,參加過很多次的武嶺和三P,他說幹嘛要這麼累?就是一個「爽」字。「成就感啦」他說此刻的餐包是不是特別好吃?我能理解他說的,但我應該跟他們不同類;我的成就感不用靠這個。
兒子在這裡停了25分,還不想走。加上之前兩次換裝,混了一小時以上。
接下來雨勢更大,我幫兒子拍照時,老媽和老婆尚且不想下車。轉過彎,看見兒子在大雨中和阿伯邊騎邊聊。這樣比較能忘記辛苦。
過了風林橋是第三補給站,
這裡吃最好,有熱的魚丸湯。
兒子滑到這邊,大呼「好冷」,因為他沒戴手套,手已經凍麻了。
我脫下排汗衣給他換上,再喝了幾碗熱湯,他說最後的1P,要衝刺了。我說,我們到終點等你,加油。
後來看報導,這次比賽共有2,687人報名,參加人數也破2,000人,但有大約一半棄賽。相反的,能在惡劣天候下堅持的車友,挺讓人佩服。
雖然到最後爬坡段有不少人牽車,但至少他們有完賽。
兒子比賽前一天被隊友從後面追撞,安全帽壞了,肩膀、手肘、手腕、小腿都受傷,根據他自己的說法是「整隻手都麻了」。
我跟他說不要勉強,如果他決定參賽,以安全為優先考量。至於過程中的天候變化,「是個很好的經驗」我這麼告訴他,畢竟正式比賽也是風雨無阻。
我和老媽、老婆在終點的遮雨棚等他,冷風夾著濕氣吹來,真的蠻冷。
原本我估計他沒那麼快抵達,結果他從第三補給站到終點只花一個小時出頭。
領了完賽證書和獎牌直接回家,大家都累了。回想今天,我開車都覺得又冷又累,何況騎車?這次的三P,完賽者「英雄」當之無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