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想下午接女兒時提前一、兩個鐘頭去逛逛桃園,天氣不好也難以施展,就這樣「了此殘日」吧;不料出門遇貴人,我2017的最後一天遠沒想像中糟,充分印證人生只要不放棄,處處有精采。
兒子從日本來視訊,說明天要去看富士山,激起了我的靈感:「我們也來去日本」我跟老婆說。出門後,先去美廉社買紅酒,「你要對著嘴喝?」「哪那麼遜?」老婆你未免太不了解我,我開到賣場買了兩個紅酒杯,然後沿路買了牛肉餡餅和蔥油餅。
接著來到桃園神社(桃園沒有比這更像日本的地方了)
參觀室內
打卡送明信片;我很喜歡明信片的美術設計,用另一個帳號多打了一張。
有日本零食、日式建築還有穿和服的Coser,我把照片傳給兒子:「我們在京都」。這幾可亂真。
搬出所有食物,和老婆坐在大樹旁喝紅酒,進入「心情是日本,身體在桃園」的境界。
敬我的家人與朋友:有個美好的新年
16:30管理員來趕人,我將車子開出鐵門後,繼續留下來拍照,因為今日的氣氛真不錯,老婆說我「很愛拍」,我說只是要在年末之際留下一點回憶。
五點接了女兒一起前往南崁轉角麵店,事前打了電話,網路上的竟是空號,「沒營業就去錦興國小對面吃鹹粥」,這是我的備案。
到了轉角麵店,只見門開了一半,我還是進去弄清楚。「今天不營業耶」老闆娘和朋友在煮麻油雞,氣氛融洽;但是我的心卻來到冰點。「特別帶女兒來吃的,她空閒時間不多…」我有些失望,「來吃麻油雞呀」老闆娘說,一聲「好」實在不好意思答得太快,先去「徵詢」一下妻女。
來到車子旁我簡潔地說:「今日不營業但有麻油雞,快下車吧。」(想必妻女不懂「不營業但有麻油雞」是何解,但「快下車」這個重點抓住就好。)
三人回到店內,我試著跟老闆娘解釋說,我不是貪吃而是喜歡交朋友。他們紛紛說沒關係,正愁一鍋麻油雞吃不完(會安慰人的好人)。
原來他們三人是朋友,今天休息來聚會,以此迎接新的一年。
我說我們出門常會遇到熱情邀請,而我也常居之不疑。例如有次去子母隧道受一位老伯招待,還被他兒子開玩笑:「你臉皮真的很厚,有史以來只有你真的來我家吃飯。」
最簡單的稱呼就是大哥、大姐、二姐,他們這年紀還有這交情,大家都有心,令人稱羨。
大姐去而復返,給我們帶來四個蘋果;「人不能貪心」我拿了一個:「今天吃了雞酒已經太感謝了。」
我們互加Line並合照,女兒說這真是個幸福的夜晚。
離開了轉角麵店,我肚子有點餓,因為只喝了點雞湯,畢竟我說「為交朋友而不為燒酒雞」不是假的。
於是我們到義民廟前去吃蚵仔煎和黑輪
吃飽後去逛街,19:30街上的年輕人已經蠢蠢欲動。或許有一天他們不再瘋跨年,但現在就盡情去做想做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