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四、初五基本上是家人與親友的相聚,特別的是去看了85歲素未謀面有點傳奇的姑婆,還賺到一個不錯的北藝大之旅。
初四上午蓉姑來,她也是一位重情的人,不時會坐公車來看阿媽和老爸。後來她忽然提起淡水有位我要叫姑婆的親戚,家族裡只剩她和我阿媽是輩份最高的,希望大家約一約去給她拜年。我欣然答應,並說盡量就明天去,這種事不必拖。
午後我載老爸老媽和若忻、小牛去忠貞,因為老爸很想吃米干。
一趟路下來並不近,老媽說:「你也真勤勞」,我說天氣好,不出來走走辜負老天爺。
晚上胖希一家來,再晚點老單來,大家當做喝春酒。昌叔傳來訊息,明天午後集合去看姑婆,有大房蓉姑、姑丈和堂哥,二房老爸、我和老婆女兒,五房昌叔和華叔夫婦。
初五出發去淡水,上山前先在關渡公園教善坊前集合。
教善坊
報國孝親碑
途經城市科大和北藝大
楓丹白露社區
社區的位置很好,可以俯看淡水河
姑婆看到大家很高興,很多人她都沒見過。她年輕時是機場的翻譯,會說很多國語言,專門接待外賓。
她是慈濟志工會員第45號,當年看到上人南來北往,下雨時腳上的布鞋都溼透,她就發願要考駕照開車載上人,那年她40歲。民國62年的台灣連汽車都很少,但她身為一個女人卻已經擁有駕照。她說了一個趣聞:每當開高速公路時只要超過80,上人就會要她開慢點。
告別姑婆,堂哥他們要順遊八里,昌叔他們要回家,我們要去北藝大。
下山一會就到了北藝大,停好車大家先在附近拍照。
大草坪(鴛鴦草原)上很多親子活動
沿著中央走道(陽關大道)緩緩上坡,各學院或中心前都有裝置藝術。
輕食餐廳
音樂廳
藝大咖啡館
儼然是個風景區
老婆一直幫女兒拍
藝大書店
女兒出手了
眼看天要黑了,老爸也在戶外坐了許久,雖然沒逛遍校園仍得回返。原本想去吃輕食,但只營業到17:00。回到停車處,老爸原來不無聊,他說有一個跟他騎同款機車的先生,兩人聊了好一會。
回程走西濱,天色很快暗下來。在菓林吃完好吃的魚酥羹,年假真的要結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