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全家騎車去竹圍;原本是要去新竹的,但是昨天大家看電視到很睌,起床已時不我予。竹圍和新竹字面上差不多,距離則近多了,要混也是可以的。
出發後,女兒依照慣例,要在車把吊上一袋零食。
蘆竹鄉大華國小一帶道路寬廣,行道樹長得優雅,兩旁有稻田、花卉,很適合騎車。
穿過高鐵,沿著八股路轉台4線,朝海邊前進。
途中的菓林池公園,天氣晴朗時風光明媚。
為何池邊有塊鉆板?
我:「曬太陽;殺菌」,老婆:「被風吹來的」,兒子:「有人釣上魚之後,直接在這裡切」。一致認兒子的答案最好。頭腦不應是被填滿的容器,而是被點燃的火把。
昔日的「不一定醉」已經改名。
不知經營風格與菜色如何?我和胖希都蠻喜歡「不一定醉」的。夏日的傍晚,也許爬完山,回家洗澡換好衣服,來到機場邊的「不一定醉」與老友聚會,是美好的記憶。
魷客休息站,所有餐點都和墨魚、魷魚有關。
我沒進去,沒有評論。
進入漁港的路上
以前彩虹橋還沒蓋好時,要去海水浴場都走這裡。那時的桃園人,要到海水浴場也是這裡最近。後來流行去海湖玩水,那一帶也曾經很風光,夏日夜晚去吹海風,看人垂釣,還有很多攤販賣吃的。以前常帶老婆去那裡夜遊,有時不知不覺就騎到了北海岸。
不知何時成立的,小型的單車出租店。
街上人潮少了很多,不知是特例還是常態。
魚丸湯有新口味,起士的,會牽絲。
我們帶著炸魷魚、蟹肉和啤酒到海邊,女兒想放風箏。
停車場有卡通人物在招攬大家進入。
停車場很空曠,風箏隨風飄揚。
希望大海能夠帶走所有人的哀愁。
技術風箏拖著長尾巴,在空中畫出美麗線條。
女兒獨自放風箏,後來兒子加入,用車子載著她,拖著風箏跑。
有人說:
“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,
他就學會了自信。
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,
他就學會了耐心。
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,
他就學會了感激。
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,
他就學會了愛。”
很有道理。
來到這裡,我們很少空手而回,這次買了旗魚片、海帶、鮭魚鬆。本來一定要買紅蟳的,我也確信牠們可以活著回去;但是背著騎車實在太重了,又怕牠們抓破袋子,弄得背包充滿異味,所以忍痛割愛。
最後買了黃金魚生魚片,大家吃的很開心。
本來預計天黑前回家,弄頓豐盛的海鮮大餐,怎知人算不如天算,途中…「風雲再起」。
- Dec 13 Sat 2008 23:43
竹圍騎乘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