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流來襲,台灣不到兩千公尺海拔的地方都下雪了;但如果禮拜二不是湊巧好天、又湊巧我有空,就不會帶著妻女上拉拉山賞雪。
雪染霜蓋的山林拍起照片確有特殊美感,再者,台灣想賞雪的機會不多,不忍受塞車還不能如願,所以一連串難得的湊巧,我認為是天意。
行車至北橫高坡已經可以看到對面山頭的白雪,被那美景吸引,不覺加快了車速。
來到上巴陵,道路兩旁已經有積雪,樹木也都被染白。未加掛雪鍊的行車終點是拉拉山巨木園區的起點,我們在之前的路旁停車,雖是非假日,閒人仍不少。
先弄午餐吃,由於有帶瓦斯爐,所以有熱食,一般遊客只能喝攤販賣的杏仁茶。
吃飽後開始拍照
2016年一月底的世紀大雪場景重現,只是在這裡有更遼闊的視野,雪山的景色也更壯麗。
最讓我稱道的是不用塞車,哈。此行我還帶了小康康,他沒看過雪。
停車場對面的櫻花
積雪的梯田
雖然看著很美,但作物怕活不成了吧。
開始向巨木園區走進去,也有掛雪鍊的車輛直接開進去,但我覺得不必花那個錢,邊走邊賞景拍照最適合。
步道0k
救護站
沿途道路並未結冰或積雪,管制是預警性質。
想當年上合歡山賞雪,開吉普車不用掛雪鍊。因為還沒開始爬山,用卡旺煮麵,水煮不開(不曉得要用高山瓦斯)。停車場地面結冰,四傳卻突然失效,車開起來會甩尾。
沿路的遊客很多鼻子都紅了,臉上卻還是掛著笑意(還是掛著鼻涕?)有幾位聰明的外勞今天排休,不困難地看到美麗雪景。
雪,我們家可說「看到不想看了」,這次她們母女還不太想來,但現在的我已經不會輕易放棄可以創造回憶的機會,還是把她們拉了出來。幸好看到有如異國般的森林雪景,大家都認同不虛此行。
比聖誕樹還像聖誕樹
不必大老遠跑到合歡山就能看到雪,確實難得。
不是趕流行;這景色的確值得特別記錄。
莫說百年一遇的世紀大雪,就算兩年一次,相見也是不易;還是老話一句:人生有幾個兩年可以蹉跎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