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口老公崎步道與新林步道呈T字形連接,每一百公尺有里程樁平坦好走;但是我們走得有點迷糊…
一到入口看見木棧道整修封閉,「上禮拜要出門就下雨,這禮拜木棧道整修…老天一定要這樣整我嗎?」散步大哥指著旁邊說往這也可以通新林步道;我想既能到新林就能到老公崎,於是沿著地磚人行道邊走邊找人問路。
下階梯
兩個箭頭?新林步道B區是指哪裡?
再下
更多山友自行開發命名的景點,但是官方導覽圖沒有,無從對照。不管,往松柏崗就對了。
福德坑、土地公、松柏崗的三叉路
在這裡拿出官方導覽圖問一位在地人,結果他也看不懂。後來發現官方導覽圖的北不是在上面就算了,還忽左忽右,天啊。
知道這個真相之後我心中就雪亮了,沿著新林步道方向走。新林步道我2009年走過,天哪12年就這樣過去了。
陡上
觀景點
往新林步道二段
依稀可以看到當年的紅地毯
義工大橋
橋上題詩(聽過陳明章的「十數文」就知道那兩個字怎麼念)
濟德宮師姐給我報路--過無名橋沿著柏油路走
有洛神花的菜園
菜園主人接力報路
花園
繞過花園,接上老公崎步道
若非當地人報路,怎麼有辦法找到這導覽圖上沒有名稱的咖啡色支線?
山友刻的,但對我們來說挺陌生,總之往善友亭前進。
導覽圖上的土地公
旁邊的斜槓管理中心
繼續前進,貌似原來的路成了水路,當地人另闢左邊的高遶。
唯一比較看的出來的自然景點--板根神木(但神木稱不上)
溪心壩和清涼台步道字樣;等下來走走看。
善友亭
補充熱量
我跟老婆說,之前我們和兒子、阿忻以及他學長來過林口的山裡騎越野車,老婆:「有嗎?我怎麼都不記得」,我:「那你一定是假的,可能外星人假冒我老婆」,我說要考她問題。她:「我不記得是正常,表示是真的」;好像也對。
回頭走清涼台步道,入口有很多野薑花,花的清香彷彿在歡迎我們。
看到山水雲的路條表示有搞頭
果然搞頭來了
老婆:「還要往上爬?對嗎?」「會開這條路應該有他的道理」,看山徑和老公崎平行,我認為陡上之後會陡降接到土地公岔路,所以免驚。
光明頂
陡降
不知名野菇
清涼台~原來如此
哇,這也扛上來?原來是塑膠做的。
過小溪
之後果然接到土地公岔路,由此我們的行程也即將結束。
這條路線長度與難易度可自由調整,最吸引我的是較富野趣的清涼台步道,走在其中身心都清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