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4916

原本只是要來看豐田玉展覽,結果多賺一個水下文化遺產特展。

 
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「水下文化遺產」係指至少100年來,週期性地或連續地,部分或全部位於水下,具有文化、歷史或考古價值的所有人類生存的物品,例如:遺址、遺骸、運輸工具、自然環境等,大宗來自沈船。

水下文化遺產特展

IMG_4855IMG_4860IMG_4871

展場仿造古船,布置用心、裝設典雅。

「將軍一號」是第一艘台灣官方挖掘的古沈船,1987年由澎湖居民黃加進首先發現,期間共出水738件古文物,後由官方結合學界進行專案保護,通常這類古文物分為出水遺物保存和現地保存,由於遺址位於澎湖將軍嶼附近,故稱「將軍一號」。

這整個事件非常吸引人,我們看了紀錄片,知道台灣海峽有許多沈船,再搜尋資料,發現黃先生和當時教育部的恩怨情仇(時代對他有點不公平),以及他發現古沈船之後人生的翻轉,甚至後期沉迷於古沈船的探索而早逝…但不管如何,台灣水下考古史都得由他寫起。

玉見豐田特展

IMG_4877

首先入口處的巨大豐田玉原石展現非凡氣勢

IMG_4881

接著幾個大物也會讓愛石的人驚嘆連連

IMG_4888IMG_4923

水洗得很漂亮的豐田

IMG_4889IMG_4890

這件作品名「蘭為王者香」林淑雅 作

IMG_4903

使用了豐田、蠟光、貓眼、藍寶,貴氣十足。要戴這胸飾與耳墬得有服裝、造型整體的搭配,是整個展場我排名第三喜歡的作品。

這件作品名「翠鳥」黃福壽 作

IMG_4908IMG_4910

林老說這是豐田礦料的石心,很早期的料,絕版了。這部分我的眼光還沒到,但那個樹枝的節理(經細心網友提醒是水珠;真是感謝)我想沒那麼好雕,豐田玉在國際間算不上高級,但透過國寶藝師的精細雕工,台灣玉透出不凡價值,是排名第二喜歡的作品。

這件作品名「風輕輕的吹」

IMG_4916IMG_4919

首先這詩意抽象的名稱就已先聲奪人,作品也是使用豐田老料,其莖葉肌理、蟲足觸鬚無一不刻畫入微,令人讚為觀止。

IMG_4919_4

完美演繹「薄如蟬翼」、「吹彈得破」

IMG_4919_3

IMG_4919_2

黃福壽老師真不愧是文化部認證的「人間國寶」藝師,他讓我對玉石(材質)有了新的想法,這是我排名第一喜歡的作品。

 

如果一個人花了很多錢買藝術品是在買甚麼?買藝術家的耐心、毅力、執著與藝術眼光。

那些玉雕的印象並沒被風吹走,而是輕輕的留在我心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