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天兒子女兒都和同學出去,只剩二老。以前曾將我們四人的坐騎命名:「追風」(兒子)、「逐電」(女兒)、「超光」(老婆)、「絕塵」(我);今天,超光和絕塵要出動啦。
這四個名字一個比一個快,但我和老婆騎單車出門總是「輕鬆騎」。
老婆有個手錶需換電池及剪錶帶,還有她想買鞋,於是我就想可以騎去八德的錶店再去霄裡買鞋,這樣除了玩還另有目的性,比較有動力。
我們盡量挑車少的路騎,文心路越過縱貫路可以串連茄苳路,沿途冬有花海夏有荷花,是不必走大馬路的良好騎乘路線。
不過我選擇左轉縱貫路再切小路進國際路,因為很久沒走這裡。
1-4號生態埤塘
之前常經過這裡時,看到魚池水被抽光,附近居民都去抓魚,還不知道要幹嗎。現在看來,雖然沒有不好,但我覺得加裝監視器和路燈,草除一除也就夠了。
據我觀察,我們的下一代有越來越害怕大自然的趨勢;因為他們習慣的大自然是整治加工過的不自然。
進入市場再轉到廣福路,老闆邊弄手錶邊和我們聊天。他說連戰時代就領了錢,但政府遲遲未告知何時搬遷,現在只能拖著,不上不下的局面。
建國路、廣興路互相平行,最後都抵三元宮。以前二者路邊有幾處古厝,現在幾乎都拆了。
還保留著的稻田
但有更多的田地都蓋了房子。
不知道我們政府限建政策是怎樣的。如果地球會說話,肯定大叫:「我快不能呼吸啦」;但它不會說話,所以用別的方式表達。
轉長興路,記得以前這裡更多稻田的,現在高樓不輸桃園市區。
長興一路、廣興三路(都是新開的)交叉口有汽車甩尾比賽,現場有不少跑車。
雪佛蘭
保時捷
藍寶堅尼
Benz&show girls
這些跑車雖快,比之超光、絕塵卻又差遠了。
時間不知不覺溜走,不趕快去霄裡回程會摸黑。
到了阿汖皮鞋沒有挑到中意的,但吃個小雲滇總是必須的。
看了會流口水的辣椒油,良好的用餐環境良好以及播放的雲南民謠都是我喜歡來的原因。
回程須心無旁騖的騎車,唯一的目的就是回家。我跟老婆說要加速:「妳兒子女兒都快到家了,不快點趕不上煮晚餐」,她就騎很快,跟我一樣快。「對嘛,你可以的」我偏過頭去對她說,她:「現在是下坡好不好」。
縱使是專一的騎車也是很愉快的事;近來騎車的人少了許多,我仍騎得很快樂。這快樂不單是因為騎車,還因為我仍然在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