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午後,和Renoir約了去南崁爬山;大家隨興之所至,並沒預想要去哪裡。
我們開車沿著桃2鄉道,尋找趣味物事;此時天空微雨。印象中附近有幾座山,且有一些老房子,幾經問人皆不得要領,索性跟著自己的感覺往營盤村走。右轉高爾夫球場的方向上山,停車走入不知名的山徑。正感覺小雨中走山,別有一番清涼和浪漫,前方卻沒了路。才走這麼一下子,當然心有不甘,於是一群人,硬是從草叢中開出路來,明知這不是正途,但也是個方法。
往上連接步道後,原來我們已身處高爾夫球場的外圍。此時,眼尖的兒子忽然從草堆中,發現了一顆高爾夫球,看來這個地方有著不少「界外球」;陸續其他人都有發現。和Renoir戲稱,這裡可以成為我們開發的私房景點,名之為:「高爾夫步道」吧。
回過頭再往林口方向開,尋找Renoir上回來沒找到的景點。正懊惱沒仔細看前人的旅記,以致落到想問人,都說不出山名的窘境時,老天垂憐,路旁指標的「土地公坑」,勾起了我的記憶。轉入後,又是沿著另一座高爾夫球場前進。
大概是很少人會走這條路,我們又檢了不少「界外球」。續往前行,看到了一座土地公廟,廟旁有一披著紅帶的「樹公」。
我們在涼亭小憩,兒子拿出他煮的熱花茶,老婆貢獻出她帶來的蠶豆,大家邊吃邊聊。儘管天冷,卻更凸顯親情與友情的價值。
繼續向前,令我們驚訝的,眼前出現了一座「阿公木炭窯」。
原本以為是個已廢棄的「死炭窯」,待我們邊拍照邊走近,伸手一觸,竟然還有微溫,想不到竟是座還在生產的炭窯
從周邊遺留的器具與窯上泥土的痕跡,我們還「推論」出,炭窯外部的泥土應會被高溫烘乾而剝落,為保持住溫度,需淋上濕土補實。我們在桶子裡發現一隻蛙,經查大概是「拉都希氏赤蛙」。
炭窯旁邊有路,路旁有墳墓;這次喚起的,是Renoir的記憶。不同於常人看到墳墓的反應,他不退反進,發現了傳說中,清光緒年間的古墓。 許多古物的價值,不在於它的「古」;而在於它可以證明許多前人的生活軌跡,進而找出現代人「可以」或「應該」怎麼活的答案。墓碑上刻著年代與稱謂姓氏,不禁聯想旁邊的炭窯是否也有百年以上歷史。至此,我們確定走上了「正途」,接下來印象中的許多景物,應會一一出現眼前。如此也滿不錯的,多了一分「探索」的樂趣。
一路下山,映入眼簾的是土厝與三合院,分別是「興德居」和「善德居」。 三合院主人姓黃,正在煮豬食。很巧的,炭窯主人是他哥哥。他說那座窯,是由蘆竹鄉公所及民間的基金會所共同贊助,用以保留給下一代的鄉土教材。他還告訴我們,燒木炭時,樹的「大頭」要向上豎立,然後在門口堆石頭,再以泥土封窯。悶燒兩個禮拜之後,木炭就可產出了。 感覺上,這位阿伯很有心的把傳統事物介紹給年輕人;政府不也可多借重這樣的耆老,給歷史文化的解說,多添一點鮮活的感覺?就好像李天祿的演戲,大家都覺得很自然、很生活化,因為他就是在表演自己。老人家的言談中,一些屬於他們時代的用語,是年輕人無法模仿的。
接著到了「寶順宮」,對面有個養羊的工寮。
阿伯大方的讓我們進去參觀,Renoir說他聞到濃濃羊肉爐的味道;我說,原來這些在你眼中,不是一隻隻可愛的山羊,而是一鍋鍋可口的羊肉爐啊。主人告訴我們,他的羊是與外來種繁殖的第二代,專用在祭典中的「羊角競長」比賽。
寶順宮下方還有老宅,趣味的是一旁主人家興建的樓房,竟隱隱吻合舊三合院的格局,護龍、正身、堂號皆有之;至於門口停放的賓士車,我們笑稱:「可以想像成現代牛車」。
當回到大路,天已黑,肚子也餓了。Renoir提議去吃網友推薦的一家泰式料理;因為他也沒去過,我們運用了「遙控友人上網」、「路是長在嘴上」等法,歷經塞車、找路,終於在南崁長榮大樓後面小巷裡,找到了這家沒有特別名稱的店。
店裡地方不大,
客人倒是不少。點了蝦餅、酸雞肉、蛋包牛肉、高麗菜、豆腐、涼伴生蝦和海鮮湯等
口味還不錯,湯酸了點。飯後點了一罐泰國飲料「羅望子汁」,大家嚐個鮮。
天冷時,來這家滿室生春的店裡,吃個驅寒的辣味泰式料理,是滿不錯的。 點的菜合自己口味很重要,因為我們畢竟不是泰國人。買單後發現不貴,這是另一優點。
最近天又變陰冷,許多人可能選擇在家躲進被窩裡;但今天我們一行五人,雖在細雨的山中闖路,身上沾了泥土與草粒,但也增長了不少見聞;行程充滿鄉鎮旅遊的地方特色,可謂一趟「豐富之旅」。經過這一次,我會更用心讀些鄉土史料,以便下回在某個小鎮漫遊時,能有更深入的體會。
我們開車沿著桃2鄉道,尋找趣味物事;此時天空微雨。印象中附近有幾座山,且有一些老房子,幾經問人皆不得要領,索性跟著自己的感覺往營盤村走。右轉高爾夫球場的方向上山,停車走入不知名的山徑。正感覺小雨中走山,別有一番清涼和浪漫,前方卻沒了路。才走這麼一下子,當然心有不甘,於是一群人,硬是從草叢中開出路來,明知這不是正途,但也是個方法。
往上連接步道後,原來我們已身處高爾夫球場的外圍。此時,眼尖的兒子忽然從草堆中,發現了一顆高爾夫球,看來這個地方有著不少「界外球」;陸續其他人都有發現。和Renoir戲稱,這裡可以成為我們開發的私房景點,名之為:「高爾夫步道」吧。
回過頭再往林口方向開,尋找Renoir上回來沒找到的景點。正懊惱沒仔細看前人的旅記,以致落到想問人,都說不出山名的窘境時,老天垂憐,路旁指標的「土地公坑」,勾起了我的記憶。轉入後,又是沿著另一座高爾夫球場前進。
大概是很少人會走這條路,我們又檢了不少「界外球」。續往前行,看到了一座土地公廟,廟旁有一披著紅帶的「樹公」。
我們在涼亭小憩,兒子拿出他煮的熱花茶,老婆貢獻出她帶來的蠶豆,大家邊吃邊聊。儘管天冷,卻更凸顯親情與友情的價值。
繼續向前,令我們驚訝的,眼前出現了一座「阿公木炭窯」。
原本以為是個已廢棄的「死炭窯」,待我們邊拍照邊走近,伸手一觸,竟然還有微溫,想不到竟是座還在生產的炭窯
從周邊遺留的器具與窯上泥土的痕跡,我們還「推論」出,炭窯外部的泥土應會被高溫烘乾而剝落,為保持住溫度,需淋上濕土補實。我們在桶子裡發現一隻蛙,經查大概是「拉都希氏赤蛙」。
炭窯旁邊有路,路旁有墳墓;這次喚起的,是Renoir的記憶。不同於常人看到墳墓的反應,他不退反進,發現了傳說中,清光緒年間的古墓。 許多古物的價值,不在於它的「古」;而在於它可以證明許多前人的生活軌跡,進而找出現代人「可以」或「應該」怎麼活的答案。墓碑上刻著年代與稱謂姓氏,不禁聯想旁邊的炭窯是否也有百年以上歷史。至此,我們確定走上了「正途」,接下來印象中的許多景物,應會一一出現眼前。如此也滿不錯的,多了一分「探索」的樂趣。
一路下山,映入眼簾的是土厝與三合院,分別是「興德居」和「善德居」。 三合院主人姓黃,正在煮豬食。很巧的,炭窯主人是他哥哥。他說那座窯,是由蘆竹鄉公所及民間的基金會所共同贊助,用以保留給下一代的鄉土教材。他還告訴我們,燒木炭時,樹的「大頭」要向上豎立,然後在門口堆石頭,再以泥土封窯。悶燒兩個禮拜之後,木炭就可產出了。 感覺上,這位阿伯很有心的把傳統事物介紹給年輕人;政府不也可多借重這樣的耆老,給歷史文化的解說,多添一點鮮活的感覺?就好像李天祿的演戲,大家都覺得很自然、很生活化,因為他就是在表演自己。老人家的言談中,一些屬於他們時代的用語,是年輕人無法模仿的。
接著到了「寶順宮」,對面有個養羊的工寮。
阿伯大方的讓我們進去參觀,Renoir說他聞到濃濃羊肉爐的味道;我說,原來這些在你眼中,不是一隻隻可愛的山羊,而是一鍋鍋可口的羊肉爐啊。主人告訴我們,他的羊是與外來種繁殖的第二代,專用在祭典中的「羊角競長」比賽。
寶順宮下方還有老宅,趣味的是一旁主人家興建的樓房,竟隱隱吻合舊三合院的格局,護龍、正身、堂號皆有之;至於門口停放的賓士車,我們笑稱:「可以想像成現代牛車」。
當回到大路,天已黑,肚子也餓了。Renoir提議去吃網友推薦的一家泰式料理;因為他也沒去過,我們運用了「遙控友人上網」、「路是長在嘴上」等法,歷經塞車、找路,終於在南崁長榮大樓後面小巷裡,找到了這家沒有特別名稱的店。
店裡地方不大,
客人倒是不少。點了蝦餅、酸雞肉、蛋包牛肉、高麗菜、豆腐、涼伴生蝦和海鮮湯等
口味還不錯,湯酸了點。飯後點了一罐泰國飲料「羅望子汁」,大家嚐個鮮。
天冷時,來這家滿室生春的店裡,吃個驅寒的辣味泰式料理,是滿不錯的。 點的菜合自己口味很重要,因為我們畢竟不是泰國人。買單後發現不貴,這是另一優點。
最近天又變陰冷,許多人可能選擇在家躲進被窩裡;但今天我們一行五人,雖在細雨的山中闖路,身上沾了泥土與草粒,但也增長了不少見聞;行程充滿鄉鎮旅遊的地方特色,可謂一趟「豐富之旅」。經過這一次,我會更用心讀些鄉土史料,以便下回在某個小鎮漫遊時,能有更深入的體會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