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水患最嚴重的東部和南部,都是我前腳走,颱風後腳到,轉眼間許多景物憑空消失;想不到,拍的風景照竟成絕響,和幾位原住民朋友也失聯了。


長久以來,已經沒有看電視的習慣,許多重大消息都是看網路的標題新聞。直到這週上金瓜石,在姑丈家看新聞,看到許多人投入救災行列,深受感動。在回家的路上,我跟老婆小孩說,我們有越野車以及駕駛的技術,也許該到災區去,盡一點力量。


這個念頭一直發酵,讓我覺得該化為實際行動;否則在這關鍵時刻不站出來,以後又有什麼臉說「愛台灣」?


才想跟胖希說,想不到他反而先提出來;他提議我們暫緩菘羅湖之行,先南下幫忙,還說他認識的部落教會在嘉義一帶幫忙,他會透過這個管道詢問。我當然一口答應,只叮嚀一句:不要淪為湊熱鬧、不要沒事做。


上禮拜四,我的朋友土匪找我南下送物資,我工作上走不開,無可奈何。前天我問他狀況,他說的正是我擔心的:「群龍無首」,一個亂字可以形容。頭一天,他被派去市區送便當;而他的重改車可以克服艱難地形,應該是深入災區,運送可以救人的工具或機具才是。送便當,發財車可以載更多。


民間投入那麼多人力物資,政府總要趕緊成立災區的指揮中心,統籌分配與運用這些資源,除了達到最佳效果,也避免浪費。可是我擔心的事又發生了,果然有食物吃不完、有心的人不知要幹啥。接著,我擔心媒體一報導,會減低很多人捐獻的意願;希望這別發生。捐獻不一定要擠在頭幾天,需要細水長流。


看到「佳暮四英雄」的新聞,我百感交集;這種事怎麼會要人民自力救濟,政府在做什麼?如果老百姓能做到,為什麼政府做不到?說穿了,除了思想與制度的僵化,還有就是未苦民所苦。


婉拒外援的事,不見的有必然的對錯;如果外援是有條件的,當然我們不一定要接受。問題在於政府是否誤判災情方才婉拒?事情都發生了,相關單位還不知情,通報系統是否有問題?還有,婉拒就婉拒了,為何要說沒有,然後再來懲處?我看到的是一個不敢承擔責任的政府。


因為在災情嚴重期間理髮挨轟,或因父親節聚餐而需要下台,這也滿好笑。總不能因為災情慘重、災民很苦,官員都不吃飯,不大便吧。一個滿頭白髮、滿臉鬍渣的行政院長,對災情有什麼幫助?重點應該是一般觀感認為政府做太少、太慢;否則誰理你八月八日當天幹什麼?


胖希提到,許多災區都還靠便道運輸,有些僅能通行高底盤車輛,「先去幫忙再去玩,玩的也才安心」,他說。我也是一樣想法,所以我們等回音,有需要這週就南下,不然就去菘羅湖。


其實現在該少批評多出力;但災後重建才是大工程,我提的問題未來還會再碰到,希望我們別再重蹈覆轍。


也希望遭遇不幸的同胞,能用積極的角度看世界,如此才能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新的機會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