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興開車到龜山,經過銘傳大學旁,到了福源山步道入口。


兒子:「老爸,我今天穿新的DC板鞋,你卻要我爬山?」我:「誰叫你要花那多錢買那沒用的東西?」、「不如一雙拖鞋」。


因為今天沒預計要爬山,只是逛龜山時間尚早,「見獵心喜」順道來走走。有道是:「有山不爬,枉自為人」。可是除了我之外,餘人皆是逛街穿著。


過了一會,兒子:「你爬山不用帶水喔?」我:「如果你的DC可以爬完這座山,那我就不用喝水」。他:「咦~說的好像我的DC連雙藍白拖都不如」,我:「沒錯,因為藍白拖便宜多了」。


他們跟我提到有個人叫「龜閒」,我聽了很奇怪,幹嘛取這種名字?烏龜動作雖慢,卻不能據此說它很閒啊。


女兒依舊吵著回家,兒子手機正好放著歌曲「青花瓷」,我就唱:「天青色等煙雨,而龜閒在等你」;加油,山頂上有人在等你。


後來看到山腰有涼亭和搖椅,大家就像餓虎撲羊衝過去,有那麼累嗎?不一會人人都被叮的滿腿包,最近這雙腳真是苦,從花蓮之旅第一天的蝴蝶園起,接著水果蛋、布拉旦、宏卿、然後白鮑溪、部落…每天都被蚊子叮。前面的還沒好,現在又添新紀錄。


四個人坐在搖椅上搖搖晃晃,和著鋼琴樂音「給艾德琳的詩」,好不浪漫。搖晃中我悟出心得,跟著律動與節奏摩娑雙腿,既防蚊叮又順便抓癢,一舉兩得。


「怎麼沒人要走的樣子?」我趕緊督促大家,雖然我們一家四口已經很久沒一起爬山,但也不能太頹廢。


到了山頂,沒有「龜閒」,倒有蓮花池。我跟他們說:「景美有個仙跡岩,傳說是呂洞賓留下的腳印,跟這個很像」。



山上360度視野使人心胸大開。


下山後到龜山市區,先吃了碗鮑魚羹和涼麵,不錯。這裡也有賣油飯,突然想爲什麼鮑魚羹常和油飯一起賣?不知當初是怎麼湊在一起的。


再來去「三角店面」吃魯肉飯,這家老爸帶我來吃過。他們的肉羹也很好吃,是赤肉羹。隔壁是他們自己人,有位小哥在賣蝦仁蒸餃,我們叫了一籠,也不錯。


然後去小攤子吃古早味的包心粉圓,加紅豆、綠豆、百香果等料,還有大塊的碎冰在裡面。我說要把嘴巴當刨冰機,用牙齒把冰塊咬碎,這樣吃起來就很過癮。但是吃完後,牙齒痠痛。


吃飽後就是大家添購行頭的時間,但是這種事講緣分,各憑運氣才能買到物超所值的東西。最後答案揭曉,有福氣的是老婆。


回家後大家興致還是很高,洗完澡還看了一部電影才睡,是很快樂的一天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