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國小智識未開的時代我看過金鐘、金馬頒獎典禮,後來就不看了。
不懂為何這類頒獎典禮都要走星光大道紅地毯?好萊塢眾星雲集,沒出片的時間也許不容易看到大牌明星,所以一年一度的盛會加以矚目、報導,還算合理。
台灣大小螢光幕加起來就那幾個演員,有什麼希奇的?平常在八點檔可以看到的演員,偶像劇也可以看到,不僅軍教片裡挑大樑,更神的是還兼主持;看到反胃口。
結果什麼獎、什麼獎的還是這些人,還製作個暖身節目對他們穿著打扮品頭論足一番。重點這些勞什子獎是納稅人的錢,錢這樣花,您說氣不氣人?
記得以前金馬獎還有「從缺」,近來不知道情形如何。但我從有些所謂「影帝」看來,顯然水準每況愈下。彷彿是用輪的,「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」。
有次我看報紙的金鐘獎入圍名單,幾乎都是公視的天下,不禁覺得納悶。公視拿的是國家經費,理應製作好的節目。做的好是應該,做不好該檢討。至於和其它民營電視台一起競爭各類節目獎項,就好像職棒和業餘一起比賽,有什麼好比?
其它民營電視台呢?我想得不得獎對他們的重要性,遠不如廣告多不多。
如此,辦這類的頒獎意義何在?
那麼多創作者窮困潦倒、有志難伸,政府卻把錢花在這種地方,我不懂。
有位我很推崇的導演黃明川,他每次都要打工很多年,然後身兼數職,才能拍一部作品。可是對一位有才華的導演來說,他這樣一生能拍幾部片?
陳明章的歌那麼好,政府有花心力、金錢將其推廣介紹給更多人知曉嗎?他得過金曲獎,這是應該的;沒有才不合理。但是一個金曲獎夠他生活嗎?檢視他的作品,難道不夠格讓國家長期性的獎助?
我有錢,有心想獎助藝術文化,還怕給不到對的人?竟然可以「獎」到這般田地,真是怪!
- Oct 04 Tue 2011 10:35
金曲、金鐘、金馬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