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車太匆匆,單車有時間與體力的限制,這次騎機車逆走羅馬公路,看到之前不曾看過的風景。
首先來到楊梅早餐店吃個早午餐,最後兩碗米漿被我們包了,牆上貼的菜單幾種東西夾來夾去。
循著桃67在店子湖轉進一處茶園--煮咖啡再適合不過。今天是近來難得的好天,茶園景觀令人心曠神怡。
在全世界每個角落煮摩卡壺
「其實也可以不走了」,我說。
正式進入羅馬公路後,在馬武督看見一個很棒的風景,竟然是座糯米橋。
橋頭上方有間咖啡屋,咖啡屋的觀景露天座是飽覽附近風光的絕佳地點。
更難得的是老闆娘一點也不小氣,主動招呼我們並讓取道園區小路下到橋邊。
這個角度更能欣賞糯米橋圓形橋拱的美
咖啡屋對面色彩濃郁的景致
新橋望向舊橋
前往高遶天空吊橋,因為多繞一點點路而看到原住民阿嬤在曬樹豆,並跟她聊了一會,耳朵及頭腦都很清楚的老人家。
步行走上每次限行五人的吊橋
橋下驚險的峽谷與深綠溪水
值得漾舟探索的灣潭
只是台灣水域相關規定好像頗多。
橋頭有戶人家在大興土木,原本我以為是要做庭園餐廳,結果主人家媳婦告訴我們是要自己住,而且一年多都是靠家族十幾個人徒手整地,因為怪手過不來。
再往下可以到潭邊,景色不錯。
有漁船在行駛
續行差不多來到羅馬公路中段,長興國小是公路邊最醒目的建築。
接著是美腿山休憩區,這是羅馬公路往昔著名景點,但現在已大門深鎖,只剩停車場的小吃攤位。
我們停下來吃個滷味
品嘗的是「歲月靜好」
奎輝是個大聚落,往潭邊走有幾個露營區。
站在水邊有點七彩湖的味道
公路邊的奎輝國小
除了奎輝外,還有上、中、下奎輝和內奎輝;內奎輝以前有個養鱒場,夏天有幾次曾去玩水,然後買鱒魚現殺現煮,後來養鱒場毀於颱風,我們也少了一處私房景點。
往上奎輝走,看看部落的改變。
奎輝教會
楓香大道
奎輝部落
嘎色鬧分校廢校後轉型的獵人學校
回羅馬公路,一路騎到羅浮入口,結束這趟旅程。
對我來說,一趟旅程的結束就是另一趟旅程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