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伯沒跟上時代,上回來可能三十年前了…
打定主意要往中南部走,至於去哪裡就隨緣。出發前是陰冷的天氣,車行到觀音就稍現陽光。遇塞車路段下交流道,緣分就是大甲。
先去鎮瀾宮周邊覓食
這一帶的小吃很多,商圈熱鬧又充滿媽祖信仰的氛圍,我說:「該不會這趟就是在大甲了吧?」女兒:「有可能」。
我們周邊逛了一圈,天氣很好但風吹來很冷,「大意了」,我看有陽光就沒穿外套下車。趕緊來碗麻辣黑輪,汗差點沒飆出來,裸奔都可以。
上網看大甲的住房都被訂滿,我說先去神秘洞再說。Google導到鄉間民宅,我們打趣說:「原來神秘洞在這」。退出去問一家店門口的阿伯,他跟女兒說:「神秘洞我去過,但現在很少人去、路很複雜,我不會說。」女兒一張冏臉上車,我聽了回:「這類在地阿伯的話不必盡信,凡事以自己的眼睛為準。」因為這許多年來有太多經驗了。
待我們找到神秘洞入口後,人家根本都鋪設了木棧道,走5分鐘就到。
解說牌講了半天沒說出這洞的來歷;周邊視野風景不錯。
我在洞口大喊:「是有多神秘?!」阿伯你要跟上時代,免得誤導人家啦。
往回走去尋找一個引起我們好奇的設施名:「水沖呇」(河階地形特有的灌溉設施)。
走在鄉間的小路,感覺寧靜詳和。
女兒說:「山上有東西流下來」,我們都看不清;唉,這就是新車和老車的性能差別。
直到走近一看,這是沒看過的利用地形的人工設施,頗令我稱奇。
我們沿著直沖而下的水道旁的階梯往上爬,冷氣在周邊流竄。
回望
走到頂後我說再往前走走吧,夕陽正美好。
看到「公婆樹」指標,我們也有了目標。近幾年越加能體會與環境融為一體的美妙,但女兒彷彿早就知道了。
此處地號「馬鳴」,女兒學著馬叫,我說那是羊,有道是:「羊咩咩、豬狗狗、雞爸爸…還有咧?」「怎麼講到農場去了,還疊字」,她說:「我知道鹿的叫聲是呦呦」,我:「妳學生告訴妳的?」(她有個學生家裡養鹿),她:「曹操告訴我的」,我:「喔,短歌行是吧?」有默契。
又走一會,女兒指著一個牌子:「還真的有人養馬」,再往前走看到舊地名是虎腳仔庄,我說後來馬都被老虎吃了。(當然我知道台灣沒有老虎,地名應該源自位於虎山腳下之類。)
農夫市集;非市集時間沒有人。
前方田中土地廟有大樹,不知是否為公婆,但樹真的大。
回程取車,不久天就黑了。想了一下,決定先去溪州吃羊肉爐。沿路似乎沒甚麼吃的--就是那麼巧,交流道前有間裕珍馨門市尚在試營運,我們買了一些糕餅先果腹。
溪州藥膳蒜味羊肉爐
女兒問我不吃羊肉為何要吃羊肉爐?這解釋起來很長,簡單講就是我可以吃別的料,冷天喝湯很暖(有中藥,和火鍋不同),還有那年一家四口在雲嘉一帶騎登山車,騎了70幾K很累,後來溪州吃羊肉爐,印象特別深刻。
吃完,阿姨還建議可以加湯打包。今晚睡哪裡?距離斗南剩30分鐘車程,結果還是來到熟悉的小鎮。
跟旅館老闆娘聊了一會,發現現金不夠;如果在都市一定是「你去領錢來再check in」,但我們是將行李搬進房間再輕裝出門領錢。
逛了一會,買了點吃的回去,付錢,上樓,今天走了一萬多步。洗個熱水澡,看電視。三個人喝點高粱配花生米,真是另類旅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