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級警戒期間大多是女兒和老婆煮飯--我不是偷懶,只是想換換口味。
某日防疫餐
女兒還會抽空做貝果、南瓜饅頭等點心,很有才。
兒子載了個電視櫃回來更新,老婆接受他點菜:甘蔗雞、蝦仁炒蛋、炒海瓜子、客家小炒、炒水蓮…。回去前,老婆還給他帶一堆東西,像女兒回娘家一樣。
大弟推薦他最近在看的劇「最美的青春」,生活在平凡之路,如何造就不平凡的世界。他說,成功不是在個人,是國家,甚至是全世界。我傳了蘇軾的「贈劉景文」給他--荷盡已無擎雨蓋,菊殘猶有傲霜枝。這兩句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不再,但卻是人生成熟、仍舊能有作為的階段。勉勵大家努力向上,切莫妄自菲薄。
不過這「成功」、「作為」和「向上」,卻大可以各自解讀。人過中年,我已無功名之念,但想做的事還很多。例如此刻的我,已不是想將「成功」寫在全世界,我只想幫助更多的人成功實現自我。雖花已殘,但枝仍在;而且傲霜雪--我欣賞這種骨氣。
至於我這年紀就要退休,大弟的看法和多數人一樣--太早;恐怕我認為的「向上」對他是一種「向下」,哈。不過這問題倒有些像世人對於出家的看法--逃避;其實出家比在家更積極呢,我相信。
但是,我總不能鼓吹人家退休或出家吧?所以有點不敢跟朋友在一起,怕「帶壞」他們。
有首元曲倒是跟現在的我有80%相像:
興亡千古繁華夢,詩眼倦天涯。
孔林喬木,吳宮蔓草,楚廟寒鴉。
數間茅舍,藏書萬卷,投老村家。
山中何事?松花釀酒,春水煎茶。
尤其最後兩句,像面鏡子映照出我此刻的「頹廢」。退休幹嘛?松花釀酒,春水煎茶--想必很多人羨慕,但為何很多人做不到?我想,不是因為難,是因為那些人釀了酒、煎了茶,卻還要問:「然後呢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