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天在家吃過午餐,覺得不能讓一天就這樣過了;時間不多,必須選擇近的地點,天空飄著細雨,爬山不太合適。那麼,就去楊梅「四章堂」吧。


楊梅舊名叫做「楊梅壢」。「壢」用客家話來說,是指坑谷的意思,所以桃園的「內壢」、「中壢」,也應該類似。從前楊梅是凱達格蘭族居住的地方;清朝年間,移民到此地的漢人,看到滿山遍野都是野生的楊梅樹,所以把這裡稱為楊梅壢。直到民國九年,才改稱楊梅。


四章堂大概的方位是在秀才窩的秀才路。客家人把山凹處稱為「窩」,顧名思義,此地是出過秀才的山凹。這個秀才叫做李殿卿,是台灣少見的武秀才。而秀才路的命名,當然也由他而起。聽說,當年他練武的大石及關刀,現在還完整保存在第三代子孫武營街住處,但我問了幾個市場裡的攤販,卻無人知曉。


同樣的,「四章堂」也沒什麼人知道。所幸兒子眼尖,看到了路旁田間的三合院。



四章堂建於日據時期,是座私人祠堂。名稱由來是爲紀念西元一七七六年,渡海來台拓墾的榮章、麒章、麟章、發章四兄弟。


四章堂的屋頂採用日本烏瓦,看屋脊轉折的線條應屬「歇山式」,在屋簷下方又加上一小簷,是爲「重簷」,在宮殿式建築中的等級僅次於「廡殿式」;鹿港天后宮好像就是最高等級。深色屋頂配上淡藍色的過樑和黃褐色的洗石子外牆,有典雅樸實的美感;木、石、和玻璃的結構是我喜歡的組合。我曾有個擺在客廳的茶几,也是因為這三種材質的巧妙結合,而獲得我的青睞。


看過四章堂,大家都覺得漂亮,而且竟然都不知道楊梅有這樣的人文史蹟。重要的是,對於爲什麼下雨天,我還堅持到此一遊,都心服口服了。覺得意猶未盡,時間也允許,再到富岡看老房子去。路上看到了向日葵花田;雨停了,一支支的向日葵在風中昂首挺立。



那時,我真想對會因雨而窩在家中的人說:「別在意風雨,鮮花會一路爲你開放!」。


富岡舊稱伯公岡。「伯公」是客家人稱土地公的意思。呂家聲古宅位於楊梅富岡火車站前,可算鎮上的地標。



當我到達時,正好碰上台南大學的賴志章教授,帶著一群人文學系的學生在參觀。



於是我又免費的聽了一場精采解說,的確獲益不少。


呂家聲在日據時代曾任楊梅庄長(相當於鎮長),經營稻穀買賣致富而建了這棟華麗的洋房。賴老師的解說中,印象較深刻的是樓頂那兩支「劍」的象徵,看的出來和歐洲有關。



圓形屋頂上那根是旗竿;當時升的,當然就是太陽旗了。一樓採雙柱並附柱墩的造型,



屋子的內部,竟然是木結構



看在外行的我們眼中,不免要嘖嘖稱奇。


賴老師是台大建築與城鄉所的博士,目前在台南大學教授人文歷史研究,觀其外表就是一付藝術家模樣,滿口的台語令人感覺很親切。他是目前台灣在人文歷史與建築方面頗負盛名的學者,先後完成了許多縣市傳統民居的調查與研究,並投入九二一後的文化資產搶救工作,在這個領域的貢獻值得敬佩。


呂宅的隔壁是「東光香舖」



主人也姓呂,是個好人。他的店舖裡掛滿了老照片,並保存著許多舊時農用的器物。



他告訴我,呂宅當初是因富岡車站要興建,呂家聲洞燭機先,蓋來準備當穀倉用的。後來不明原因,沒有真正存放過稻穀。他還介紹,昔時客家人,稱呂宅半圓形的屋頂為「鑊麻督」,意為「倒過來的鍋子」。告別了呂先生,忽然覺得,台灣還有太多地方我從未深入去了解。


我想,下次會在黃昏時分坐火車來富岡。然後步行到站前,欣賞呂宅不同時間的美,末了再去老街嚐嚐客家美食;趁著夜正年輕,帶著「女朋友」坐上慢車,一路搖晃回家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wke043481 的頭像
    hawke043481

    Hawke的流浪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