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拿著鉛筆…,覺得眼睛和手都不夠用,頭也不夠大,無法將令我震懾的所有東西盡數看過、畫下、分類。」德農,日後成為羅浮宮前身「中央美術館」總館長的畫家,在他隨拿破崙遠征軍到埃及時,發出了如此喟歎。


寒假期間,即使是非假日,故宮的「大英博物館250週年收藏展」,還是人山人海。排了將近一個小時的隊伍,我覺得還是很值得。但如果主辦單位能控管人數,相信觀賞品質會更好。


此次大英借展的文物精品共有271件,時間從舊石器時期到二十世紀,地區遍及歐洲、亞洲、大洋洲、美洲和非洲等五大洲,百分之十五在亞洲是首次展出。那些只在書上看過的古文物,如今活生生出現在眼前,除了震撼之外,還有種穿越時空的奇妙感受。


在「羅馬帝國的藝術成就」展區裡,我看到酒神戴奧尼索斯

和悲劇作家尤瑞匹底茲

的大理石雕像。歐洲戲劇濫觴於希臘的「悲劇」,而悲劇的起源咸信和酒神的祭典有關。尤瑞匹底茲是希臘時代三大悲劇作家之一,題材與主角的挑選突破以往的限制。在他的作品「米蒂雅」中,主角不僅是女人而且還是個外邦人,這在當時是最沒有地位的兩個團體,也就足以說明他的先驅身分了。


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屬古埃及文物。「埃及學」源起於拿破崙遠征埃及,許多重要的文物陸續被發堀,使得歐洲興起研究埃及的熱潮。法國學者商伯良(Champollion)於1882年成功破解埃及象形文字,則是一個里程碑。


羅塞塔石碑(Rosetta Stone)

樹立於西元前196年,西元1799年被拿破崙軍隊於尼羅河三角洲西北方的羅塞塔村意外發現。這塊體積不大的石碑,刻著象形文字的神聖體、通俗體以及古希臘等三種文字。商伯良發現,法老的名字都會以橢圓形框出,並成功辨識出好幾個象形文字。


隨後繼續的研究,終於使他編成了埃及象形文字文法與字典兩本巨著,奠定他埃及學之父的地位。而今,那塊羅塞塔石碑,就實實在在的呈現我眼前。


中國人死後是此生已矣;埃及人死後卻是迎向來生。所以今天我們能在金字塔裡看到諸多古埃及的文物,實在要拜埃及人深信有通往來生的復活之路所賜。為了重生,所以他們盡一切可能做了有形與無形的準備工作。例如,他們在莎草紙、石碑、木板,甚至裹屍布寫上亡者名字以流傳後世;為的是防止來世沒有名字。


「荷魯斯之眼護身符」:

冥王歐西里斯(Osiris)之子荷魯斯(Horus)的眼睛,具有使亡者看到活人世界的神奇效力。而棺木中的木乃伊,往往要側身對著外棺上所繪的荷魯斯之眼,以便在死後仍能週知事變。


「聖甲蟲護身符」:確保亡者可獲有利審判。因為亡靈為了爭取認同,往往需強調自己沒有做過某某壞事,有了這個護身符,就可以防止不小心「說溜了嘴」。


展出的一具無名女木乃伊,周邊圍滿了人;這也難怪。在台灣要看到真正的木乃伊,實在不容易。她配有聖甲蟲護身符,腳踝上有著華麗考究的遮蓋布。我這麼近距離的觀察一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木乃伊,心中的震動實在難以形容。


「人形內棺」,

是木乃伊的棲身之所,層層裝飾和繁複彩繪,紀錄了生前的戰功與美行以凝聚回憶。如此積極的彰顯亡者的名字與身分,為的是讓他一重臨人世,就擁有名正言順的合法地位。這一件是從英國渡海來台的「王牌」之一,很受矚目。


此次借展的文物中,「不幸的木乃伊」蓋板

,擁有很高的知名度,也是大英的鎮館之寶之一。亡者身披一件大花卉圖案的披肩,露出她張開的雙手,披肩下是一組與來世有關的神明繁複構圖,其中包括太陽圓盤和老鷹(重要神祇荷魯斯的象徵)、伸展翅膀的天空女神努特(亡靈守護神)、人頭鳥身的靈魂鳥,和歐西里斯的象徵。


傳說所有直接或間接打擾古埃及墓葬者將招致「詛咒」,19世紀時四位英國旅行者,自埃及帶回這件木乃伊蓋板後,據說不是猝死就是受傷。之後他被賣給了一位美國收藏家,並於1912年裝上鐵達尼號運往美國,當然鐵達尼的最後命運大家都知道了。


故宮安排的解說義工各個充滿熱忱,解說精采,使我對於其他各區域的文物還留存著美好與趣味的印象。例如「雙指形護身符」、「獅面女神座像」、「歐西底斯神龕」、「哥林斯氏銅頭盔」、「象牙西洋棋」、「復活島石像」、「金嵌石榴石蛇紋戒」、「多臂女神立像」、「日本花鳥圖屏風」…等。

我很後悔沒有一早就到故宮,因為數百件的收藏品一天實在看不完。更羨慕的是,英國人可以免費看到的收藏品是數百倍之多,那種感動當更甚於今日我的所得。


我告訴小朋友們,你們可以完全沒有半點感受,但只要記住一件事:從現在開始努力充實自己,把精美的東西留在國內。也許五百年後,我們的子孫就可以不必出國或辛苦的排隊看珍品,而是老外來台灣看我們的國寶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wke043481 的頭像
    hawke043481

    Hawke的流浪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