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魯閣七條歩道,我已經走過六條;剩下的梅園竹村歩道是最長的一條,主要在探訪梅園與竹村兩個遺世獨立的小村落,而陶塞溪谷的風光,亦為我所嚮往。今年端午節四天連假,終於有機會一償夙願。
從中橫的廻頭灣步行進入,沿途景觀是深豁絕壁,走起來心曠神怡。首先遇到清溪吊橋,此為小黑瓦爾溪與陶塞溪的會流處,溪水碧綠。再往前行是九梅吊橋,過吊橋往蓮花池的方向,是個好地方。蓮花池旁的民宿主人齊伯伯是個和藹的長者,有著許多傳奇的故事。
我們不過吊橋而直行。道上停留著許多鳳蝶,隻隻碩大。
我說,這裡不愧是國家公園。不久遇到幾位在割草的原住民工人,一大早,他們已經幾乎割完整條歩道的草。我跟他們說辛苦了,兒子也學著我說。
我們邊走邊玩賞,到了梅園大概用去一小時四十五分。看到有人在種菜,他告訴我竹村還有一大段路。
我問他何以一大片的高麗菜都爛了,他說是因為梅雨季節道路坍方,菜運不出去所致。而水蜜桃的成長也不好。
繼續向前,歩道上出現一個滾動的小圓球,仔細一看是推糞金龜。
孩子們很感趣味,遲遲不肯離開。老婆說牠能把糞球滾的那麼圓,也真不簡單。我看牠滾著滾著,有時還會輾過自己,很好笑。
之後兒子看到樹梢有隻對比鮮明的台灣綠蛺蝶,我們從未見過。續行在仁愛吊橋下,看見一道三層瀑,從階梯狀的峽谷一路奔洩而下,水聲轟隆。
我得意的說,看吧,爬山有什麼不好,光是看到這蝴蝶和瀑布就值得了。
過了吊橋,我們繞行在溪的另一岸,視野不如之前開闊。忽然老婆和女兒比手畫腳,原來那隻蝴蝶又現身了。
這次牠好像誤入草叢而飛不出來。兒子說,讓我好好拍個夠再放你出來吧。陶塞溪在此狀若奔馬,形成的落差聲勢驚人,
這種大自然的洗禮,總會給人一些不同的啟示;因人而異。
再走十多分鐘,視野變的豁然開朗,溪流在兩山夾峙下東流西竄,最後於平坦的溪床上留下一道曲線。
寬闊的景觀是我所欣賞的。過了陶塞吊橋,竹村已然在望﹔
那群峰之中的獨立小屋,真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。
我走近小屋,主人不在。掬一把清水洗臉,復觀察周邊擺設。
一如其他部落裡的生活,非常簡單樸素,門牌寫著竹村三號。
我沒看到水蜜桃,想來老婆要失望了。這裡出產的水蜜桃,老婆在幾年前吃過之後念念不忘,推為全台第一。
坐在屋前板凳上,體會山中歲月。此地的生活,當非都市人所能想像,我只是不期然想到泰戈爾的一句話:「財富誇耀著他的權力,卻為路過的浮雲所訕笑」。
回程碰到割完草的原住民,他好心的搭載老婆和女兒,我和兒子則繼續走路。不久他又騎著摩托來,本來我想自己走,但是他很堅持,我們就上了車。他的技術很好,經驗也豐富,我們在後座還是覺得驚險,因為路很小條,緊鄰的又是萬丈深淵。他載了一段放我們下來走,再往前去載老婆他們。我滿感動的,他這樣來回奔波,只為讓我們少走一點路。
我和兒子邊走邊聊,沿路不斷遇到上山的人。有今天要夜宿竹村教會的教友,也有背著帳棚要露營的遊客。其中有位肚子突出的孕婦讓我大吃一驚,想必她是個練家子。
回到登山口,老婆和女兒已經在休息。老婆告訴我,好心的原住民姓黃,在太魯閣經營雜貨店,他有留下電話地址,我也很高興認識了一位在地的朋友。
一夜開車加上六小時的步行,我已經昏昏欲睡。老婆開著車往今夜的住宿處禪光寺前進,沿途太魯閣的世界級美景,不斷出現在我的朦朧睡眼前。
- Jun 20 Wed 2007 11:53
端陽逸趣之竹村歩道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