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瓜石有山、有瀑布、有古蹟,現階段遊客比九份要少很多,加上姑丈住那裡,所以我一年會去好幾回。


夏天的金瓜石,是個避暑的好地方。我們最喜歡的安排是:第一天爬山,第二天浮潛。金瓜石可以玩的地方很多,黃金神社、黃金瀑布等就不提了,太子賓館值得一遊,金字碑、大粗坑及貂山古道很令人懷念。基隆山、茶壺山、半屏山和草山,都有美麗的海景和不同的風情,晨起登頂,輕鬆寫意;黃昏時分,則可觀夕陽帶著滿天紅光,漸沒入海,感受那迴腸蕩氣的不絕餘韻。


去金瓜石的路上,習慣先到瑞芳吃美食。瑞芳市場多的是美食節目介紹過的小吃,著名的是龍鳳腿。我找出較合口味的一攤,此後就都在那裡買,並且一定要現炸現吃,冷了口味就差很多。
我們最喜歡的是美食廣場裡的鹹粥和隔壁攤的紅茶,
每次去吃完粥都會買很多杯紅茶帶著。另外餛飩麵、潛水艇三明治和胡椒餅都不錯。


祭完五臟廟,直上102公路。轉進樹梅坪後,會經過貂山古道、地質公園的入口,再往前是我個人認為最佳的觀景點;金瓜石、九份聚落、八斗子、基隆嶼等皆歷歷在目。
天氣好的日子,在這裡看海,海是寶藍的,而山色會特別溫柔。


由於之前來燦光寮探過路,知道此處草比人長,所以我們都換上長褲,並噴了防蚊液,再塗上「臭川芎」的汁液(防蛇)。前幾年來時,連路標都沒有,找路找的半死;這次卻連步道都鋪好了。時移日轉,許多東西必定越來越便利,這是好處。但我也怕很多景點若不早去,就會因天災而消失、道路中斷或不如從前美麗;像比魯溫泉、石城谷、小錦屏等。


開始起登發現草掩蓋了步道,小朋友們老大不願意的;我跟他們說,這種地方生態才豐富啊。不一會時間,樹林裡真的蟬聲大作,身處其間很是震撼。我利用這機會,對他們解釋何謂「天籟」。只要在前頭的我每踏出一步,總會驚起前方草叢林間一陣騷動,如蝴蝶、螽蟖、蜘蛛和蟬等,
幾乎是步步不落空。光是竹結蟲,就有比我們以前看過還大的。
至此,他們終於沉醉於昆蟲的奇妙世界,而不再抱怨。


燦光寮古道的中途,有個「柑仔店休息站」,是清代傳郵古道的中繼站,但是原址已不復存在,我們只能循著前人的足跡,想像嘉慶年間葛瑪蘭設廳,隸屬台灣府管轄,因此當時台北、宜蘭間的文書往來勢趨頻仍,那麼這個中繼站必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了。「走古道、培養歷史觀」,是我想訓練孩子的,當然現階段還談不上什麼成績,但至少他們知道草叢泥土中,或許會埋藏著「寶物」,而特別加以注意。


繼續走可以到達牡丹,我們在「抽水站」前折返。
之前走貂山古道,我們就是到牡丹車站坐火車至瑞芳,吃完晚餐再坐計程車到樹梅取車,也是很有趣。今天不想讓姑姑他們久等,所以下次再走後半段,看其他的遺址。


到姑姑家,舒服的洗完澡,老婆卻發現小腿血流不止。我細看嚇了一跳,有兩個並排的小洞,有點像是毒蛇咬傷。但不像的地方是,既沒紅腫也無暈眩或麻木的現象,估計「事發」到現在已逾兩個小時,再怎樣也不可能如此生龍活虎。不過為了安全起見,我還是立刻驅車直駛基隆醫院,畢竟老婆只有一個。


到了醫院,急診的值班醫生對於「蛇咬」一說,判斷和我接近。至於蜈蚣等毒蟲咬,也認為不像,最後我們拼湊的答案,被荊棘刺傷較可能。打了破傷風,我跟老婆開玩笑說,五年內妳是百毒不侵了。醫生要她留院觀察一小時,我跟醫生說好我們去廟口吃晚餐,一小時後回來。


於是我們一家四口和姑姑,因緣際會的到了基隆廟口,人之多是過去三個月我碰到的總和。吃了不少東西,都是嚐味道而非吃飽;讓諸般滋味紛呈於口中,也算對味覺的一大犒賞吧。姑姑很沉的住氣,直到我極力推薦廟口那家,是我吃過最好吃之一的蚵仔煎時,她才動作。那裡的蚵仔煎,連太白粉都煎的金黃香酥,讓兒子破例吃了生平第一次。許多攤子都等不到座位,但這並不會困擾我,台灣大部分的小吃,都可端著站立吃。或許,這就是很有代表性的台灣庶民文化吧。


吃喝完畢,老婆還要給小孩買衣服鞋子。忽然我的手機響起,醫院的護士撥來:「你們是不是逛的忘記回來了?」,大家才笑著往回走。醫生確認沒事後,我們輕鬆的開車走在滿是抓小管漁船的海邊公路,吹著風,舒服的快要睡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wke043481 的頭像
    hawke043481

    Hawke的流浪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