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學者董守義說:「在中國清朝末年,沒有一個人得到像他那麼多的讚譽,也沒有一個人得到像他那麼多的攻擊」。「提到中國社會發展史不能不講到他,提到中國喪權辱國的國難史,也不能避開他」。「正如一部法國史,不能沒有拿破崙;一部德國史,不能沒有俾斯麥;不知道他,就不能說了解中國歷史」。他,就是李鴻章。


李鴻章於1823年2月15日出生在安徽合肥縣磨店鄉一個耕讀之家。十七歲中秀才,二十歲中舉人,二十四歲中進士,初從師曾國藩。三十八歲辦團練,鎮壓太平軍。整頓團練,招募新兵編練淮軍。
四十一歲攻克太平天國首府南京,被封為一等肅毅伯爵,賞戴雙眼花翎。
四十二歲,署兩江總督。四十四歲授湖文總督,賞加一等騎都尉世職。四十五歲加太子太保銜。旋任湖廣總督、協辦大學士。
四十七歲,兼署湖北巡撫,繼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,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,掌管清外交、軍事、經濟大權,成為洋務派首領。
五十歲,授大學士、武英殿大學士、文華殿大學士。
李鴻章多次代表清廷辦理對外交涉,簽訂了中英《煙臺條約》、《中法新法》、《馬關條約》、《中俄密約》及《辛丑條約》。


有人說,若李死於甲午戰爭之前,肯定是中國近代史的偉人。也就是說,甲午戰爭所簽訂的馬關條約是李氏一生最大敗筆。李鴻章是中日戰爭中方的實際主帥,他因清楚知道中國在這場戰事中沒有充分準備好,而竭力尋求國際調停,但是受到主戰派逼迫,不得不勉強應戰。開戰後,他所編練的路海軍接連失敗,全數瓦解,只好再次求和。


他前往馬關簽定喪權辱國、割地賠款的條約,外受暴徒槍殺,日庭凌辱;內受國人指責攻訐。他一生的威名、事業在這次戰爭中掃地已盡。


1895年2月22日,李鴻章奉旨進京。此時,日本人再次向清政府表示,他們不僅要清政府賠款和承認朝鮮獨立,而且要求割地。此時,不管是慈禧、光緒還是滿朝文武,誰都不願意背上這個遺臭萬年的罪名,李鴻章自然也不願意。因為他知道:「中國不割讓一塊土地給日本,就沒有簽訂條約的可能;如果割讓,當他回國時,就是斬首之罪」 。

可是禁不住朝廷一再敦請,以及忠字當頭的書生報國熱忱,他以七十多歲高齡,再度出馬接下這吃力不討好的重任。在他「以夷制夷」的策略下,加上「刺李」事件的推波助瀾,也可說他豁出老命,力保奉天割地二分之一,對日賠款減少三分之一。


他另一個遭人非議之處是中了俄國人的圈套,簽訂了中俄密約,使得後來俄軍得以長驅直入中國大東北,喪失了兵權、利權與主權。可是平心而論,這不是無能或不忠,只能說是列強環伺之下的一種「飲鴆止渴」。


梁啟超在《李鴻章傳》中總括的說:「吾敬李鴻章之才,吾惜李鴻章之識,吾悲李鴻章之遇」。
但是,他也多處提及李鴻章之小節。比如說李鴻章治事:「案無留牘,門無留賓,蓋其規模一倣曾文正(國藩)」。他起居飲食,皆有一定時刻,重紀律,嚴自治,中國人很少有及的上者。


他不論冬夏,五點鐘即起,家裡藏一宋拓蘭亭,每晨必臨摹一百字,其臨本從不示人。每日午飯後,必午睡一點鐘,從不失時。他在總理衙門時,每天起床哈欠一聲,即伸一足穿靴,伸一手穿袍,服役人一刻不許遲誤, 非常嚴謹。

李鴻章可說是清朝末年最具國際觀的人士之一,更是中國近代引進西方科技的先驅。


他忠於老師,在他位居高官的日子裡,仍不時向老師曾國藩請益問安。他忠於鄉親,只要安徽同鄉向他求職,他幾乎有求必應。忠於朋友,有時他為了支援朋友,不惜以個人去留來爭取朋友的權益。忠於國家,至死不渝。


他是一位有凝聚力的領袖人物。他的精力、自信、學識與務實,增強了他的凝聚力。他的部屬們為他盡力辦事,不僅僅是為了拿薪水;也是出於友情和為他個人特質所吸引。


他有些自傲,卻又能做到大度。有位御史曾彈劾過李鴻章,當他外放時,李不但未挾怨報復,反而替他說好話。他說,那名御史還年輕,想要成名一定要找個權力大、有名氣的人來開刀;那個人除了我還有誰?我又何必因此挫他銳氣?

有一回他接見一名知縣,要他將一名屬下撤職。知縣力保下屬,李不悅:「難道我一個總督,不能撤掉一個把總嗎?」。知縣說:「如果賞罰公平,殺了都可以,何況撤職?」,說完轉身向外離去。李居然追出門外:「好商量,何必動氣」。李鴻章過世後,那名知縣感慨地說,當代所謂賢宰相,能像他那樣大度容人的,又有幾人?


遠見、自信、大度,都是成功者的必備條件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