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進入新埔市區就看到「專業柿餅加工區」的指標,我想,那就一定得去瞧瞧啦。
一路循著指標轉進小路,來到一個加工廠。
主人是一對年邁的客家夫婦,直覺會有人情味的事要發生。
對於老人家做的東西我比較有信心,畢竟隨著時代變遷,人心越來越黑。
老太太說她七十歲,老先生已經八十二,我很訝異,他看起來最多像七十;「保有勞動習慣就是保有年輕」,我深有所感。
老太太從冰箱拿出柿餅,有長的和圓的兩種,聽說吃起來差不多(我不吃柿餅)。
她說前陣子有客人來,市區的店家告訴他有剛做的柿餅,老太太直接告訴他「被騙了」。
她帶著我去看柿子樹,「現在還是青的,要怎麼做?」
她說平常都是她和老先生兩人在照顧柿子,收成時才請工人幫忙;看她赤著腳走來走去,感覺很親切。
大家坐在客廳,邊試吃邊和老夫婦聊天,感覺不只是商業行為,更像是交朋友。
後來大家發現有柿霜的柿餅,價格高一些。
柿霜味甘,性涼,具有清熱生津、潤肺止咳等功效,我和姑姑都知道,老媽聽說,趕緊買了兩斤。
以後來新埔,它就不再只是一個台灣的鄉鎮而已,或許看到柿餅,我都會想起這對年邁的客家夫婦。
告別柿餅老夫婦,大家手上提著東西,有了旅遊的真實感--老一輩的旅遊模式;我這麼告訴彬仔。
無論如何,今天是帶長輩旅遊,他們滿意最重要。
回家之後大家吃姑姑做的水餃,有韭菜、豬肉和高麗菜三種。飯後還有今天採的水果以及西瓜、芒果。加上阿媽和老爸一共十二人,很熱鬧。
姑姑他們回去後,彬仔也要回家了,阿琴告訴我們今早看到高鐵站前在搭舞台,晚上有演唱會。
難得女兒有興趣,終於可以誘使她騎車了,我們決定一家四口和老媽騎腳踏車去。
不算長的路程,我「感慨」良多,因為以前我們家常夜騎,而此次距上回夜騎卻感覺好遙遠;我心想:一定要再復振「夜騎文化」才行。
到了青埔站,我跟他們說:「你們去,我顧車」;其實車子不用顧,我只是沒興趣去聽甚麼演唱。因為國中時已「在西洋搖滾中覺醒」,所以這類的演唱,我聽起來是很折磨的(希望不會被打)。
坐在高鐵站裡看往來的旅客,也是很好的社會觀察;可惜觀察的結論是:台灣人的衣著沒甚麼品味(希望不會再次被打)。
不過演唱會還沒結束,他們就回來了,孩子們說「唱得太爛了」。
今天從5:30~23:00沒休息過,真是充實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