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週日可說是我的出頭天之旅,坐在陌生的後座,我大聲呼喊:「這一天,我等了十八年。」
我們由台15出發,兒子開車、女兒坐副駕駛座。出發前有人耍寶模仿open 將。
我跟兒子說,今天你想走哪條路就走,有甚麼特殊景點就停;他:「完全頂替你駕駛和領隊的位置就是了?」我:「對啦」。
最想吃的滷肉飯和深海魚湯沒營業,害我們繼續餓肚子;兒子說,天氣好人家也是會想出去玩啊。
說到滷肉飯,Line流傳著一則「十大致癌物」,裡面有一個是滷肉飯配魚丸湯;我實在是不信。
在草漯吃過午餐後轉61接68到金山街,「卸貨」之後直接往寶山開,仍是兒子掌舵。
寶二水庫
閒看蒼天白鶴飛,停舟溪畔掩蒼扉。
倚篷教子搓鈎線,罷棹同妻曬網圍。
性定果然知風靜,身安自是覺風微。
綠簑青笠隨時著,勝掛朝中紫绶衣。
這是西遊記中,漁翁對樵夫炫耀他閑時的好處,也是我認為歸隱的最高境界。
今天將車停在壩頂閒看夕陽,教兒子開車、與老婆自拍,還有聰慧的女兒陪伴。微風晚照中,覺得心安理得、不慕榮利。那種千金不換的感受直追古人。
下山後就到北埔,老街依然熱鬧。
這讓我聯想到「炸秦檜」
肚子有點餓,先買幾個蟹殼黃頂著;想不到這老兄還打竹板、數來寶,說學逗唱一大串。
整修中的忠恕堂
日治時期台灣攝影先驅鄧南光故居,現在是影像紀念館;門票$200可抵消費。
有人被壓榨的很厲害
原本打算在北埔找家復古餐廳吃飯,但是喝擂茶和杏仁茶喝到有點飽,時間又還早,就坐在慈天宮前看人。
老婆卯起來買水果
此時老街最熱鬧的十字路口突然有警車開道帶著消防車要通過,路中心有位騎著電動車賣菜的老阿嬤。
眼看著警車與消防車要通過,老阿嬤卻動作緩慢的難以應變,大夥比她還急。有幾位熱心民眾趕緊幫她收拾細軟,牽的牽、推的推,緊張的一幕終於結束。
我們逛了人潮較少的老街外圍
然後前往竹東吃晚餐。
老規矩,關東煮、壽司,然後是蝦仁湯包和蒸餃,此時已經半飽。
再去嘗試一家看來專業但以前沒吃過的「春梅」炒飯、炒麵。
因為是重口味,我灌了兩杯茶,頓時覺得很飽。
載兒子回金山街,回桃園的高速公路有點塞。到家後,女兒回房,老婆幫她準備明天的便當。我跟老婆說,她是一位好媽媽、好女兒以及好老婆;我再沒見過比她好的人。
洗完澡後跟老婆說,我沒忘記妳的生日。靠在床上,在電視大螢幕播放著我們的照片,以及她的生日禮物(我)的照片。
有一分欣賞美景的閒情,有子女承繼己志,有老婆陪伴,興致來了帶著啤酒上山或下海,口舌是非全沒我的份…..這是我努力追求的。這個願景的輪廓越來越明顯,要感謝老婆。
12/13是她的生日,我不說生日快樂。我要說,遇見妳是我人生最好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