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早上載女兒和她同學去中壢上課,然後進公司。中午買飯去給岳父吃,然後回家休息。
晚上一家四口出發去馬祖新村看電影,路上先隨便吃個東西。
這家麵店的「裝置」
我跟老闆娘開玩笑:「如果有人進入就用這根棍子打嗎?」
19:00看張作驥執導的「當愛來的時候」;好片一部。
看完後在中山東路大賣場買橘子,等候一旁的兒子和我注意到老婆與女兒在和一位大嬸攀談,我們走近才知道,原來大嬸是橘子達人(家在過嶺種橘子),正在教她們如何挑橘子。
走進賣場裡,老婆仍舊精挑細選每樣水果。無聊的我們三人,只好在賣場模仿「當愛來的時候」裡面的阿傑說話。忽然賣場小姐對著我喊:「大哥」,我嚇一跳,以為她要請我們別在賣場耍寶,幸好她是在喊我後面的人。
接著去八德興仁夜市吃東西,還沒進去前我們都有預感會遇到認識的人,因為我們四個都在八德混跡過。
兒子更神,他一直說有預感國小同學勤翔就在附近,逛了一會,東西都還沒吃,他就在牛排攤看到勤翔。
在他們聊天時,老婆遇到昔日「四寶」之一。我跟女兒說:「再來是你還是我?」
走著走著,我說我感覺「毛毛的」,兒子說要吃牛排,快吃完時,果然看到舊識鎮豪。
吃完蛋餅、拉麵、雞排,該回家了,兒子又跟一夥人伸手打招呼;原來是他和女兒的髮型設計師阿瑞。這樣,我們四人果如先前預言,都遇到認識的人。
「如果你在桃園想看到某人,就去興仁夜市」。
星期日早上兒子在睡覺,我們三人騎車外出吃早餐。
大華的一家素食早餐店有好吃的各式自製麵食點心。
經過大竹北路,看看花海
然後老婆和女兒先回家,我獨自繼續騎。
水田像鏡子映著大樓與紅磚厝的倒影
轉入宏竹路,看到大型裝置藝術的基地,相關人員說那是12/28地景藝術節要用的熊。
往海軍基地的路上有很多芒花
再往小路鑽,發現一個花海土地公
歐式別墅與黃金花海
廢棄的二樓崗哨
午餐時間和兒子談了很多,他說他現在有自己的想法,不是小時候我說甚麼他都照單全收。我說希望以後的溝通以道理為基準,誰有理誰贏。我不是專制的家長,是可以溝通的。
午後他載妹妹去桃園,順便找同學。老婆派給他們一個任務-拿東西給外婆。兒子問說交了東西後還有沒有要做的,我說別急著走,外婆會給你一塊糕。
晚上兒子去坐車,女兒回房。原本要去看「聽媽媽的話」,但是沒睡午覺感到疲倦。我跟老婆說要不然別去了,想不到她說:「蛤,今天都沒做到甚麼耶」,「對嘛,有時你也要給我適時鼓勵嘛」,我聽她這麼說,頓時有了精神。
於是到了桃園光影館,聽著熟悉又親切的映前廣播。
這裡禁止飲食,比桃園電影節還先進,值得鼓勵。我就很搞不懂,為何有些人看藝術片還要吃爆米花。
「聽媽媽的話」是十九歲年輕人自導自演的作品,囊括三項坎城大獎。
看完後又遇到綁辮子的眷村老伯伯,我問他是不是「星級」的,他沒聽懂,只是告訴我們,中午場爆滿,他們擠不進去。我深深覺得,桃市文化局這件事做得真好。
回程車上我問老婆心得,她說現在小孩越來越難懂。我覺得,我們該學著做十九歲孩子的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