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清早就聽到斗南市場的人聲鼎沸,感覺到一種生命力的緊扣。步出戶外,種類繁多的水果讓人真實體會台灣的寶島美名。
便宜又好吃、朝思暮想的蚵仔粥與蝦仁粥八點半就賣完;大出意外。
走到一家早餐店,「帥哥美女」老闆娘殷勤招呼:「年輕人都喜歡吃炸饅頭」;提到我的綽號,那就不得不捧場了。
據他們說是斗南最流行的早餐
坐在副駕駛座我伸個懶腰,享受「從駕駛座退休」的清閒。
說要去土庫,大家免不了一番提問,「土庫有甚麼?」「要挖土嗎?」我說小時候姨婆住土庫,至於有甚麼好玩,我沒有印象。只記得他們家有養羊,每次去都看羊,成了特色。淑敏外婆家也住土庫,說不定他們和我姨婆也認識,只是人的緣分很奇妙,下一代跑到桃園認識。
信仰中心順天宮
廟前一排老房子已荒廢
怪人花枝鱔魚麵
這時來了廟會慶典的遊行隊伍,打頭陣的是辣妹鋼管吉普
音響改裝店也來贊助
獅陣
轎前鼓;阿嬤老當益壯
官將首
哨角隊
土庫老街還留存一些老商店
這個招牌有年頭了,字還是立體的,很有特色
長老教土庫教會
教會舉辦的才藝課程,低收入戶免費,且有獎學金供申請。
偶而看到競選宣傳車,主要訴求的都是雲林六輕的毒氣問題。
接著來到東勢天主堂,據說是電影星空的拍攝點
賜安宮
廟前的涼傘榕樹
我們在研究這個
有人承認自己賣的東西是假的?還是為了引起人們好奇?女兒說其實店名叫「阿峰假」。不過都不是;是生活困苦的早期,先民將豬皮油炸來代替魚肚,成了一道特殊料理。
結果引發一串聯想,這藥局是「謝」還「謝健保」?
蚵嗲和韭菜捲
江龍食堂和友利喜餅都不約而同沒開店,我們繼續北上。
看到麥寮拱範宮時,我太驚訝了:「怎麼是這樣?」比我印象中要小很多;而我認為麥寮不會有第二個拱範宮。兒子說:「是啊,拱範宮就是這樣啊」,拱範宮是他們車隊主要贊助,他之前曾參與活動,從新竹騎來過夜。
我說環島時來過的,你忘了?五年前的事他真的淡忘了,只留存最新的印象。就在我們討論時,一位從台北載老婆回娘家的先生告訴我們,廟很大,但是在整修,全圍起來了。原來如此呀,上了年紀可禁不起這種打擊。
麥寮榨菜
拱範宮後門是香客大樓、餐廳等
前門很多藥局和旅社
最後一站是王功,先去有回憶的福海宮
兒子小時候體弱多病,常在出遊途中發燒;北港、彰基、枋寮等醫院都有他的病歷。
那年他們都還小,我們住漢寶農場水上木屋,陽台就可垂釣,還釣了很多魚。可是他發燒了,體溫一下正常一下飆高。我們在福海宮拜拜,並求龍泉水給他喝。
王功美食街很多在賣蚵仔炸(蚵嗲),我們找了一家吃蚵仔煎、蚵嗲、蚵仔湯。
然後去吃枝仔冰
街道常見的景象
長老教王功教會
離開王功我們一路北上,買了晚餐去金山街吃,吃飽才回家。回到濕冷的北部,期待元旦有個陽光的假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