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原來歲月並不是真的逝去,它只是從我們的眼前消失,卻轉過來躲在我們的心裡」~人與人之間亦然。
6/24(三)提早出門,15:30南港系統還是大排長龍。我要女兒走石碇,「沿路看看風景避免塞車」,我怕她嫌山路太累人,她說:「總比塞車好」。我:「早上的話,這裡有很多台灣藍鵲…」「對呀,我們還曾在一家店捏陶…」原來,孩子都記得父母帶給他們的,不論年紀有多小。
到了新城天已黑,打掃完畢就是我賞景的時刻。倒了點Volka,放上音樂,屬於我私人的秘密活動正悄悄展開。此時的窗外並非一片漆黑,由遠而近,最淺的顏色是天幕,稍微深一點的是山脈,兩者差距不大但還是有分別,香蕉樹最近,所以是黑色;這三者構成夜裡不滅的一幅畫。
緊接著,我養的那隻螢火蟲出來跟主人打招呼,並帶來流星一般的螢光秀。
十二點多,我猜Yuli姐應該還沒睡,將我此刻的照片傳了一張過去。
沒想到她傳來一張這個
真是物以類聚呀。
6/25(四)今天是端午節,聽說外面的世界到處都大塞車。早上用摩卡壺煮了espresso,天上的雲像被刷子刷過。
到市區家庭式跳蚤店舖,通常只要說一聲老闆娘就會幫我留東西,有時隔比較久才去花蓮,她也從不催我,給我很大的方便,要先轉錢給她也說不用。跟她買了蕾絲面紙盒和雨衣(下個月機車環島用)她送我咖啡杯。
中午去跟麻老師拿東西,原本該馬上告辭,卻又欲罷不能。他的作品相當多,大多數我沒聽過;下次要將它們都存到手機裡。兒子說已到新城在等我們,必須趕緊回去。
兒子帶來的好禮物(蔡老師說很漂亮很好)
聊了一會,兒子和陳先生要回台北,我拿了一人兩瓶香檳酒給他們。
下午去張哥家,我也準備了瓶香檳酒要送給他們,結果出發前嫂子來電,說有池上朋友自己種的米要送給我們,要的話請自備塑膠袋。我跟女兒說,這就是朋友。
我們一家三口坐張哥的車前往伊敏,他開小路,經過墓地時,我的手機突然響起。說到我手機來電,是很懸疑的「科幻片」鈴聲,頓時大家心頭都打了個突,來電「未顯示號碼」而且我一接就掛斷,嫂子竟然說,會不會是「他們」打來的?
我們約18:00,為何張哥要17:00就先到呢?原來說「到處走走看風景」是假,他擔心惠怡一家不能太晚,又怕我不夠盡興是真。所以一到伊敏,他就拿了兩瓶,我們各自往杯子倒。
伊敏半開放式的環境我很喜歡,六點多一些,惠怡一家還沒到,「先吃吧」張哥說,好吧大哥說了算。「但是吃歸吃不要把菜弄亂」、「吃炸物就好,九層塔留著才不會被發現」,我們很有默契,哈哈。
惠怡一家來了,我和張哥約好要讓華哥「一年爆一次」,果然在「新城雙寶」合力下,綽號「劉德華」的華哥載歌載舞,釋放了累積一年的壓力。
後來「大頭哥」來了,他是張哥花中的學長,從小一直罩著他。張哥這個人也很重情,吃飯聚會的場合都還會想到他。
這裡是我第一次和張哥他們兩家人聚餐的地方,很具有紀念性的兩年,匆匆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