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苗栗,我又奠定一個旅遊方程式;玩山、玩海、玩小鎮,人情滋味濃。
星期五晚上到了苗栗,阿姨說等我們等到睡著。我拿出鹹酥雞和啤酒,阿姨見過大場面又風趣,和她小酌很開心。
24:00就寢,房間收拾的跟民宿差不多乾淨。
星期六一早,阿姨買了晚去買不到的草仔粿和水粄、芋粿給我們當早餐;草仔粿的菜埔米炒得很香,不同一般。
第一站到苑裡山腳國小
日式宿舍群
這個學校還有養鴨、鵝,很特殊。校園整理的像森林遊樂區,學生很幸福。
國小對面圍牆的磚雕
接著去看稻田彩繪
這是天官、地官、水官。
台灣加油
藺草文化館
聞名的大甲草蓆和草帽其實原產於苑裡,清朝時期這裡的平埔族屬於道卡斯族,此地婦女織的草蓆被稱為「番仔蓆」或「道卡蓆」,後因道卡改名大甲而隨之改口。另一原因則是苑裡對外交通不便,須由大安港出口,大甲為集散地之故。
藺草帽始祖洪鴦(1853年出生於通霄)
在那藺草編織興盛的年代,婦女產值是務農男子的數倍,所以有生女孩很高興,生男孩看都不想看的說法。
藺草編織的泳裝;希望能流行(重振藺草編織手藝,此外別無其他想法)。
苑裡鎮農會山腳辦事處
老婆突然想買肉乾(聽說肉乾是苑裡另一特產)
到「東里家風」時,正好看到有遊客穿古裝在演戲。
百年古厝
這裡是許多古裝劇拍攝地點,有包食宿給遊客不同的體驗。
心雕居
大禍臨頭了,哈哈。
很多地方都看得出主人的巧思,足供學習。但比較起來,蔡老師的雕刻更細膩,他是我心目中原住民主題木雕的No.1。
接著走訪了苑港濱海公園和通宵濱海遊憩區,有海景藝術節的大型景觀藝術。
今天竟也走了8000多步,我們坐在森林裡靜聽薩克斯風的樂聲,夕陽漸漸西下,斜照射入林間,移動的光影將抽象的時間流逝具體化。
回到阿姨家,載了她前往南河接小阿姨和姨丈到舅舅家。連同大舅、大舅媽、小舅、小舅媽和表弟,齊聚一堂。
這次我沒忘拍張大合照,大舅問昨天跟阿姨合照那張畫質怎麼那麼差?我說手機舊,那廂阿姨跟老婆說:「那要…老公…」我忙道:「這個問題換手機就好,不必換老公」,大舅:「是你想換吧?」
最後阿姨帶我們去她兒子開的「那一家」臭豆腐,聽說是排隊名店。
果然名下無虛的臭豆腐,以我的閱歷,足以和玉里臭豆腐本店匹敵,只是後者的料多些、皮炸的更酥。
亮元說他試驗了一年才成功,我感謝他的美食,在一天即將終了時分給我心理莫大的撫慰。
很多年前的今天是我入伍日子,退伍之後創業、結婚、生子、打拼…一晃眼二十幾年過了。已屆退休的此刻回首前半生,感覺像秋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