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回程到創價藝文看展(畫古觀今-沈以正水墨藝術),是我看過非常有共鳴的畫展。
沈教授的畫家太太羅芳說他「用古人的筆法寫出現代人的精神」。剛開始我並不確切知道沈教授的創新之處為何,直到看了這幅「消暑圖」。
如果鍾馗真的跑到瀑布邊袒胸消暑,包管嚇壞一眾戲水的男女老少。這分明是老師自己去瀑布遊玩,而將自己換成了鍾馗。
這幅「絕頂高攀百尺松」,該不是老師看了攀岩紀錄片Free Solo有感而發吧?
「其愛芳菲此樹中」
看畫中人物的手就知道他真的很愛這棵樹的香味,而畫家的題詞與落款也像極一棵樹。
「九歌山鬼」
「九歌山鬼」是屈原「九歌」裡的一篇詩歌「山鬼」,敘述一位多情的山鬼(未受冊封的女神)在山中等待意中人不至的心情。楚辭風格華麗、情感奔放,內容有很多神怪的描寫,奇幻而瑰麗,如今更形而具體,綺豔的想像躍然紙上,令人神往。
「晨妝」
馗妹晨妝,小鬼侍側。鏡中人影在中國水墨畫是少見的表現手法。
「春寒賜浴」
本為楊貴妃的典故,但老師又讓馗妹登場,一旁侍浴的小鬼膽敢偷看,真是不想投胎了。
「東坡」
扁舟一棹歸何處?家在江南黃葉村。蘇軾是偶像中的偶像自不待言,詩句中的「野水參差」和今天頭前溪看到的沙洲景象有幾分相似。另一句說人們如果再不停的用斧頭砍伐山中樹木,將再也見不到其龍蛇般蜿蜒的百尺姿態;深具前瞻的環保意識。
「龍女面親」
果然二者長的頗為相像。
「獨坐觀溪」
老婆喜歡這幅;瀑布水波有浮世繪的手法。
「幾度呼童掃不開」
怎麼掃都掃不好,老者捲起紙筒踏著三七步要捶人了。
「塵土不歸來」
絕似澗阿幽隱士,苦嫌塵土不歸來。這首詩黃君璧曾題於畫作「隱士圖」,而這句「苦嫌塵土不歸來」用的好,正是我每次由東而西的心情。
「山居盡日」
這樣的歲月連續數年可能沒辦法,但獨坐一天是沒問題的。事實上我在新城常做類似的事,一天還嫌太短。
「一張琴一壺茶一溪雲」
真是人生很高的境界;我有一支筆一壺咖一汪雲,希望跟得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