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金山街,兒子還沒回宿舍。我們梳洗完畢後,打給教練,原來他們已經練完,教練請吃粄條。
躺了一會,我跟女兒說,人家在吃粄條,我們不能沒吃午餐在這裡等-路口那家韭菜盒不錯。
這家店的盒子都是現烤的,所以滿好吃。還有他們的小魚乾辣椒也很棒。
回到兒子住處打開房間,發現他已在裡面-還挺沉的住氣嘛。我跟女兒說,他應該有感到意外,只是我們沒看到他的表情比較可惜。
女兒說要坐火車回去,我不贊成:「你騎過金崙-恆春的人耶…」她說不想騎一樣的路,「不一樣」我說後半段帶你騎不同的路:「再去吃炒烏龍麵」,「別想用美食誘惑我」她說。
兩點多,兒子騎登山車跟我們一起回家,他說這樣一來,今天會破兩百。
路上我的相機失而復得,有點神奇。今天要慶祝一下了。
兒子帶我們走一條捷徑,可以省些里程。遇到熱心年輕人,我們問路之後去便利商店,他以為我們走錯,還跟上來再說一遍。
到新豐沒看到炒烏龍,就吃雞排休息一下。
經過「黃媽媽」卻不能買,有點可惜,因為我和兒子的背包都已經很重,我騎Carbon車蠻輕鬆,汗也沒甚麼流,就是背包壓的腰挺痠。
騎到後半段,兒子說太操了;我也知道。女兒速度變慢,不發一語的爬坡。
到了湖口停等紅燈,前方有位獨行歐吉桑,兒子說是他國中同學的爸爸,我:「亂講」。他騎到人家前面回頭看,我才覺得這樣不好,他已經和對方相認。
這位歐吉桑我們幾年前在大漢溪自行車道遇過,正是兒子國中同學的爸爸。今日相遇,顯示這幾年來他仍騎乘不輟,精神可嘉。而且他總是獨行(因為他女兒不跟他騎),每次都破百。
繼續騎上路,我們紛紛發表意見,結論是那位爸爸贏得我們的尊敬。我跟女兒說:「感謝妳沒讓我成為獨行歐吉桑」。女兒:「你應該覺得很幸福」,我:「是,是」。
天色漸晚,我們騎在又大又紅的夕陽前,畫面壯闊。有好幾次,我們曾經歷這樣的場景;這些唾手可得的美好事物,不應該讓它輕易溜走。
到楊梅天已黑,我們沒帶頭尾燈,遂決定call老婆來此晚餐,再一起回家。
多次的經驗顯示,破百騎乘之後吃個熱炒配冰啤酒是很爽的。
老婆問我們今天去了哪裡,我說去竹北找「歪哥大ㄟ」。
單車旅行值得稱道之處,就是只要跨上車騎出去,幾乎沒有例外,一定會有深刻的、有趣的事發生。
雖然我無法像獨行歐吉桑這麼常做破百的旅行,卻也沒放棄騎車這項我熱愛的戶外活動。這一兩年來騎車的人明顯減少了,但我還是會,一直騎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