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於康熙年間,灌溉了西部平原農田千頃的八堡圳,是我一直想親身目睹的古蹟;八堡二圳取水口的照片,也出現在兒子的社會課本上,他更是很有興趣的渴望前往。


對外地人來說,八堡圳的位置不是很好找,加上指標缺乏邏輯性,當我們費了一番工夫找到八堡圳時,彷彿找到了寶。我幫兒子拍了合照,圓了他的夢想。八堡一圳和二圳是交叉的,取水口就在派出所旁邊。我們走到了對面的林先生廟,看到牌樓對聯和碑文,心裡感動。


康熙中,兵馬司指揮施世榜以十年鑿圳完成,然圳頭雖成,但水源不至;想是水圳地勢高於濁水溪。苦惱之餘忽有一老人授與施治工法,難題遂解。人問其名,只說姓林,後世建「林先生廟」,以紀念其功德。

牌樓對聯曰:「八節振農桑治水功追禹帝」「堡渠充灌溉立坊德仰林公」。


廟旁有一「八堡圳源頭」的石碑,

對面是彰化水利會用水管制中心。有人開車來載水,他們說,這裡的自來水較乾淨,要用來泡茶。我們往裡面走,看到一戶三合院人家。



主人姓賴,親切好客,夫妻倆在農會服務。我請教了他有關八堡圳的事,在他清楚的解說之後,我才豁然開朗。八堡圳和濁水溪是平行的,從他家這裡就可以看到,相距並不遠。當初異人林先生教施世榜以「竹笱」填高濁水溪水位,才得以順利引水入圳。


竹笱是竹編的籠子,分為「角笱」

與「圓笱」

兩種;在源頭石碑旁有立著,但是缺乏解說牌說明,想必看到的人都一頭霧水。賴先生說,他的阿公輩還曾受雇在濁水溪搬石裝竹笱,工作需潛在水底進行,如果衣服不慎被勾住,就完了。但也因為高危險,所以工資也很高。我謝謝他的解說,笑稱他是「活的解說牌」。



我走到了他家稻埕,看見他們木造的房子,他說已有一百二十年歷史。

他們家門前有集集線經過,鐵道兩旁的檳榔樹和稻田在夕陽下,散發濃濃的鄉間味道。


回到屋前,賴先生再度說要請我們喝茶,恭敬不如從命,我們到他家小坐。

他沏了壺茶,拿出帝王柚請我們吃。

賴太太說這顆比較大,台北大概要賣五百元,我們受寵若驚。聽他們說,帝王柚富含果酸,滴在地磚上會黑一塊。我吃的感覺是汁很多很甜。而他的茶是親戚自己種的,口感甘甜。老婆喜歡吃水果,我想此刻她已然尋到寶了。


賴先生說,如果我們需要伴手禮,他推薦二水鄉農會的「台梗九號米」

稻米以未受污染的濁水溪灌溉,雖然貴些,但很多人吃過都說好。他是照農會的價格,沒有賺我們錢。我跟他買了兩包裝的禮盒,準備送阿雄;另外買了一罐也是農會的產品「八仙果」。


古蹟不會說話,一般遊客如果只是走馬看花,八堡圳源頭,相信很快可以看完。但是多了人情味的聯結,八堡圳在我心目中,是個可以盤桓兩天的地方;看看晨昏的八堡圳與小火車,聽賴先生講述先民開拓史,我想會很有收穫。


我不知道多久後會再度造訪這裡,但是八堡圳在我心裡,又活了起來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