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竹自由車場在新竹市十八尖山的山腰,算得上鬧中取靜。
車場旁通往十八尖山步道的櫻花,陽光下顯得頗為燦爛,或可為選手辛苦操練之餘的慰藉。
初七我和老婆、女兒到新竹自由車場看兒子練習,下禮拜就是全中運,對他們來說,是積極備戰的大比賽,也是長久的辛苦,準備一顯身手的舞台。
上午場是世界高中、仰德工家和新豐國中在練習,下午輪到建華國中車隊。
新竹是台灣自由車實力排名前三的縣市(另兩個是台中和高雄),這三個縣市不僅有車場,還有資深熱心的教練在推動。台中是徐瑞德教練,高雄是楊東蓁教練,新竹則是楊英棋教練。
新豐國中車隊實力堅強,學生畢業後多直升仰德工家。建華國中之前成績很好,但車隊中斷了三年,直到100年才又重新招考隊員,學生畢業後多直升世界高中。這兩個學校的菁英加上畢業後進入大專院校的學長姐,組成了新竹聯隊,與其他各縣市好手一爭高下。
新竹楊英棋教練人稱楊老師或總教練,因為她門下兩大女弟子-方芬芳與藍曉雲分別執掌世界和建華的教練,這樣往下扎根,使得新竹自由車運動可以開枝散葉,好手也源源不絕。
我們桃園也有李福祥教練,他是唯一參加過兩屆奧運的自由車選手,以前桃園代表隊在他帶領下有過輝煌成績,但政府不重視這項運動,致使好手外流,教練也心灰意冷。
我們坐在看台邊吃午餐邊看選手練習,快一點了,選手們還在苦練場地,沒有人在吃飯。
聽兒子介紹,最內側是迴避道,讓選手緩和用,白線和紅線之間是選手行進路線,藍線是機車引導線。
機車引導暖身
中午過後,兒子他們來了。做完伸展操,隨即進入車場練習。
他們兩人一組全力衝刺,教練不斷在場中吆喝「加上去、再加、再加…」(加速的意思)。
場地賽有專用的場地車,場地車單速、沒有煞車。車場從最高到最低處,約有兩層樓高,速度太慢會摔車,兒子說剛開始接觸會怕。
教練說兒子發車很快,準備排他和另一名隊友參加團體競速。兒子自己則說公路賽應該沒希望,好手太多了。
我和老婆還是一貫想法,累積經驗最重要。失敗也是很好的經驗;年輕人成功來得太早絕非好事。
只是,這要兒子能體會,並不容易。他說,如果我不重視成績,何必老遠轉到新竹?我告訴他,賽前要重視成績、重視榮譽;賽後不必對名次太計較,要問自己的是,是否很努力地做了,還有,這次失敗了,下次是否還有熱情,願意繼續吃苦堅持下去?
有趣的是場中一隻白鷺鷥,無視周遭嚴肅的競爭氣氛,自顧自地啄食蟲子。
做不到處變不驚,甚至冒點險,怎麼生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