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大好天,老婆有事,心想不能浪費這美好的陽光,就找了女兒一起去爬山。
「帶你去五酒桶一個可以想念阿祖的地方」,只要人對了去哪都好玩,我想的是帶她去「念祖寮」。
機車行駛路上,我有一種心情很放鬆的感覺,一來連日陰冷終於放晴,二來很久沒騎車了。
前一刻才想著要去南崁市場買素食便當,但是中正路尾買完水果就忘了,直到登山口才想起:「慘了,我們今天只能靠一個饅頭夾蛋維持生命」。女兒說旁邊有賣烤地瓜,我說礙於身分(番薯伯之孫),我不能買外面的烤地瓜(其實是山上還有賣一些吃的)。
來到念祖寮,女兒說上次我們有來過,好像還買饅頭;我想起是有這麼一回事。她說這裡適合帶阿喆來,然後就打視訊跟他們聊了好一會,兒子說14:00-16:00要送貨,就約好明天再來一次。
掛了電話,我跟女兒說先探勘路線,明天好好引導品萱和阿喆走出戶外。然後我們就很認真地沿路觀看特殊地貌,以便說故事。
坐在石椅休息,把午餐吃了,還有水果。我問女兒:「怎樣的老人會讓人討厭?」她:「糟老頭」,我:「何謂糟老頭?」她:「外表都不打理」,然後舉了一個典型例子,「我懂了」,我會努力不成為糟老頭。哈。
斑馬咖啡這裡有很多櫻花盛開
我們拍了幾張照傳給品萱;因為他們本來明天要去三峽某私人農莊賞櫻,我們說這裡好又不用錢。
續行至崙頭土地公,買了滷味。
女兒說很入味,我說最及時就是最美味。
「帶你去個秘境」,我手一揮:「你別看周圍這麼些人,知道土地公後方別有洞天的沒幾個。」於是我們到了那條秘境,女兒還有點訝異:「你怎麼會發現這裡的?」
到了一個岔路:「難得好天,我還想多走一點」,我指著前面:「我們到路的盡頭,沒有發現的話就回頭」。
走近是土地公,我有印象。續行往下有間比較大的廟,「咦,這裡走過多次,怎麼沒印象有這間廟?」
龍壽宮
裡面有位師姐和貌似信眾的女士,師姐做比丘尼裝扮我一時不知如何稱呼她,不過她很平易近人。
廟裡的匾額居然有我不知道的桃園縣長,我說我是老桃園呢。
第四任民選縣長陳長壽(民國53年)
第五任民選縣長許新枝(民國57年)
第六任才是我想的到的吳伯雄。
以此推算,龍壽宮建廟約60年歷史,師姐70多歲,她也說小時候就有這個廟了。
再往下走一點,那個更大的廟我就有印象。「那龍壽宮不可能沒印象呀,怪」我依舊嘀咕著,女兒:「等一下回去它就不在了」,我:「要不要那麼鄉野、要不要那麼奇譚?」往回走,抬頭一瞥,龍壽宮…還在呀。
下山後我們肚子都餓了,去南竹路吃鹹粥。
很舒服的感覺;因為它來的正及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