鯉魚山視野極佳,可以順遊鯉魚潭,其步道開闊不必鑽草叢,全程感覺很舒服。此外,還有一個加碼的秘密景點,物超所值。
一開始,我們方向有點偏掉,朝著「阿彌陀佛」大字走去,是條無尾路。
但是這個錯,比對還要好。因為這條小路通到了鯉魚潭邊的一個水池,姑且稱之為鯉魚潭副潭。副潭的池水碧綠尤在鯉魚潭之上,配上周遭的景色,儼然是世外桃源。
正確應該是走環潭步道(環潭南路),會經過六號書櫃民宿。這個民宿一看就是花了很多錢打造,而且個人覺得有台中style。
環潭公路3k+100的地方是導覽圖墨綠色「登山步道」登山口,一開始就是階梯陡上。很久沒流汗了,覺得健康又舒服。
前面路段有很多大紅紋鳳蝶,和老婆聊起以前和兒子認蝴蝶的往事。過了油桐花路段後接上橫向的雙軌車道,左轉朝轉播站前進。接近轉播站有一大片梯田,附近地形開闊,令人深感舒暢。
轉播站是進不去的,走右上岔路,草原空地有很好視野可以俯瞰山下。
穿過草原繼續前進,約10-15分鐘抵鯉魚山三等三角點(No.4302,H601m,小百岳#89)。山頂有個兩層樓且把三角點「滅頂」的觀景台,有山友鍥而不捨的自行以石塊鐫刻以補三角點之不足。我們吃了水果,許久未曾享受這種登頂的喜悅。
觀景台上的視野很好,當我們在上面賞景拍照時,聽到有人來了。
是位身材精瘦的先生,我向他打聽此去的路況,他問說:「你們上來花多久?」我知道他的意思,趕緊補充:「一般腳程」。他說他奇萊登頂二十幾次,鯉魚山上來三十幾分鐘,要邁向今天的第三趟(否則運動量不夠),所以時間會因速度而異。我說您真是高手啊。他提到羊頭,我:「小辣」,他笑道:「你還有聽過,有的連聽都沒聽過那就麻煩了」,我也笑了。
由於不想走重複的路段,我選擇繼續往前,然後由健身步道下山。今天整路只在山頂碰到一位山友,我跟老婆說若非我們在花蓮已有住處,可能也不會來爬鯉魚山。
邊下山我邊開玩笑說,下次爬山我也跟人唬爛練就一雙彈簧腿:「百岳完登兩次,還差三座第三次就完成了。」老婆:「一聽就知道假的,說的不順。」
突然看到前方有猴子檔道,接連三隻橫過步道跳上樹。在樹上牠和你對望,舉起相機牠就跳走,精明的很。
接上環潭步道是1k+800的指標,表示我們要再走1.3k的環潭步道,再走回停車場。
傍晚時分很多人來環潭運動,走著走著竟下起雨來。「就是有種聰明人…」我故意用台語說:「雖然出門時出大太陽還是會帶傘…」然後用國語說:「寧可未雨綢繆也不要臨渴掘井」,老婆:「最後一句說台語」,我:「寧可未雨抽毛…啊…這個是…」
我們撐著傘徐徐而行,邊走邊欣賞鯉魚潭雨景,一點也不用擔心。
鯉魚山,乾淨清爽風景好,如果不是下雨,我還打算在湖邊小睡看晚霞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