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幾年前買了自動充氣睡墊後,每次露營都睡的很舒服;此番也是一覺到天亮。清晨五點半,天還沒亮。盥洗之後,我習慣稍微活動一下,然後坐在營帳旁,喝杯咖啡,等待日出。




天亮之後,逛了國小一圈。發現他們的走廊綠化的很好


並種植了許多美麗花朵。



校長室外面,擺了洋傘及野餐桌,加上小朋友作品點綴,顯的滿有特色。


陽光綻放的燦爛,在這花叢間靜坐品茗,就是哪也不去,也很悠閒。


離開瑞峰國小時,我教小朋友們大聲說再見---我們欠他一次人情。前行不遠,左轉小岔路上山。一小段溯溪後,即可見到「後堀溪」窮萬年之功,而刻畫出的偉大雕塑。


岩石層層的節理倒映在水中,構成了一幅深邃凝穩的畫面。




就在山窮水盡處,不期然地,河道向右急轉。料想不到的是,此處居然隱藏著一座小峽谷。


走近一看,才發現峽谷岩壁有著層次井然的皺褶,原來「千層岩瀑布」到了。


雖然水量不豐,但我覺得反而較美。細觀瀑下的水潭倒影,像是潭底破了個洞,更像一顆光芒四射的鑽石。




退回來時路,看見溪水流瀉的岩壁,我忽然想到一個有趣的點子。從車上拿出童軍繩和塑膠餐巾,對兒子女兒說:「去享受天然滑水道吧!」;很有默契地,他們立刻會意並高聲歡呼。


不知道此刻北部天氣如何,但是北回歸線以南,卻是仍像夏天般熱情。綁好繩子後,我將他們乘坐的「滑水車」,稍微使勁往下拖,歡笑聲中隨著岩壁往下滑,一路暢快到底,末了再來個水花四濺,真是清涼帶勁。





換女兒時,我擔心她年紀較小,在「人力拖車」過程不住回頭望,不料卻是自己滑了一跤。索性脫下長褲曬在石頭上,穿著內褲和孩子們玩在一起。滑過的人,一定全身溼透;我就叫他躺在大石上,陪我的褲子做日光浴;


如此輪流替換下去。他們倒好,可累壞了老爸,弄得我口乾舌燥又氣喘吁吁。


最後,我們的「滑水之旅」,在兒子成功挑戰,連續三個水道串聯的「長程滑行」中,畫上句點。當然,辛苦是有代價的:我再度獲得他們最高的崇拜。


旅程還要繼續。在去「出火坑」的路上,看到路邊有荒廢的老房子,日式風格的建築吸引了我。


走近觀之,門窗已多數毀損,牆上掛著老照片、獎狀和農具等。看到橫躺在廳堂的門板,忽然想到,酷愛舊家具的Renoir若見到了,不知道會不會想把它載回家?




台灣有好幾處天然瓦斯湧出的岩壁,多名之為「出火」。此地位於179縣道的支線「平坑產業道路」進入,最後的半山腰處。綜觀整個出火的岩壁,很像關子嶺。


我們拿出了玉米粒,淋上奶油,放在火上爆玉米花。


不多時,一粒粒雪白的爆米花陸續誕生


灑上點鹽,大家吃的津津有味。我泡了杯熱咖啡,配上爆米花、小餅乾還有水果,也是很正點的午餐。


小孩們好玩,老是拿東西去試火。我乾脆教他們,拿竹筷將鹽巴塞入橘子中,再串著烤;這可是故老相傳的治感冒秘方。僅剩的橘子被哥哥搶先,女兒將柳丁都串著烤。


我說,你這樣會被人家笑。看她如此虐待柳丁,我編了一個「柳丁師父」的黑色笑話,逗的他們哈哈大笑。就在此時,有一群人來拍「到此一遊」照,一位中年人見狀,很正經的「請教」我們:柳丁這樣烤,是比較好吃嗎?我們忍著等他們離開後,再度笑的人仰馬翻。


來到了台三線的曾文水庫,陽光反射之下,顯的有些迷濛。


往下清楚看到嘉義山莊的紅色歐式屋頂。


十幾年前,我帶老婆機車環島遇雨,曾於此住過一宿。此時肚子已餓了滿久,趕緊在路旁制高點用餐,邊賞水庫的湖光山色。阿婆賣的滷肉飯料好實在,美味極了,真是令我感恩再三。帶了一瓶隔壁攤阿伯賣的「山拔仔茶」,再度踏上旅程。


到了密枝附近,看到惡地地形。


這種地形除了西南部以外,苗栗火炎山,台東利吉也都有。溫暖的紅暈照在光禿的山壁,惡地也有迷人的一面。夕陽開始西沉,在檳榔樹的映襯下,南台灣的熱力令人無法抗拒。


我還要去「江家古厝」。


江家古厝位於楠西鄉臺三號公路旁,是有多護龍、多院落的大宅群。

江氏先祖於清康熙六十年渡海來臺,明治三十九年,才整修成今天的規模;據悉為台灣目前保持完整的最大同姓聚落。

我看到了一個江家前人在昭和年間立的碑文,內容規範了後世子孫,如有損壞屋舍公物者,須罰多少款項等等,顯示其很有遠見。據說直到現在,江氏古厝也還由各房組成類似「公司」的組織,共同管理。


到了今天的終點站---龜丹溫泉農園,天已全黑。但我們還不準備休息;想要效法古人秉燭夜遊,充分的運用每一天---泡溫泉去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