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耶誕節,我還是選擇羅娜部落。除了探望老朋友之外,還有許多活動是我去年未曾參與的。今年上山的車輛比我預計多,心想難道羅娜的知名度竟已那麼高?頗費一番工夫才到伍大哥家,他卻已喝醉。隔了一年,小朋友們都已長高了,大家相見甚歡。


平安夜這天,部落裡家家戶戶都辦桌請客,有的簡單有的隆重。由於是統一委辦的外燴,菜色不外乎拼盤、蝦子、人蔘雞等;倒是伍大嫂從親戚那裡端來了一盤「山肉」,是等閒不易吃到的。何謂「山肉」?蓋山羌、山羊以及山豬等肉之混合是也。但我不吃羌羊,所以可惜了這部落珍品。


伍大哥家路口轉角處的一戶人家,辦的很熱鬧。稻草紥成的大門裝飾著聖誕燈,牆頭插滿火把。現場KTV傳來的是國、台及原住民的歌曲。除了另行準備的菜色外,還有烤山豬,充分表現出原住民慶典的粗曠與豪邁。另一家茶行也不遑多讓;他們大概邀齊了親朋好友,現場不下百人。除了必備的烤山豬外,還很有創意的在山豬下的材火灰燼烤地瓜。看他們分食山豬肉,吃著熱騰騰的大鍋麵,寒夜中著實令人羨慕。


「中央道路」兩旁,排滿了各式攤販,熱鬧非凡。小捲、花枝丸等都是現烤現炸,大家吃的心滿意足,除了驅寒還兼消除疲勞。買了「飛魚雲豹音樂工團」的四張CD,分別是「生命之歌」、「祖先的叮嚀」、「雲霧獵人」和「十字路口」。內容涵蓋了卑南、排灣、泰雅、布農等各族的古調及創作歌曲;聽老闆現場的播放,我知道這是我要的音樂,所以毫不猶豫的買下了。


重頭戲是教堂前的原住民歌舞演出。羅娜的各鄰以及附近的部落,皆推派代表組隊參與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布農族的「槍祭」。因去年在梅山看過,兩相印證,讓我對布農族狩獵的一連串祭典了解更多。他們打獵前要先「祭槍」,好使獵槍具備無比的「魔力」,如此確保每次能滿載而歸。當圍成圓圈的獵人們,一齊舉起獵槍對空鳴放時,觀眾都被嚇了一跳。接著要唱「飲酒歌」,大概是凝聚團結、增加勇氣與預祝成功的意思,充滿了壯士出征,勢必豐收的豪氣。當狩獵完成,回到部落後,必須「報戰功」,然後由長老頭目分配獵物,現煮現吃,充滿歡樂氣氛。


其他表演亦十分精采,難怪吸引了數千人到現場觀賞。原住民電視台、台視等皆出動SNG轉播。例如某一鄰國中小男女隊伍的舞蹈,演出者的節奏感與動感,那麼的渾然天成,令觀眾忍不住要隨著擺動身軀。這才叫做跳舞嘛;時下的偶像歌星,我怎麼看都看不出幾個有節奏感的。最令全場佩服的是有一組男生,打著赤膊上陣。夜晚的山區,氣溫應在十度左右,聽主持人說,該部落位於高海拔,這樣的低溫對他們來講不算什麼。還有一隊,演出的是女孩子的舞蹈,但由於該鄰女生人數不夠,居然有兩個「男扮女裝」混在裡面。經主持人點破,令大家絕倒。


表演約在十點結束,緊接著是報佳音。這時,原住民電視台的美麗主播也來了,對著不知道是不是羅娜鄉長的先生,頻做訪問。現場準備了火把,參加者人手一支。火苗由長老傳到神父手中,再由大家分傳下去,直到全體的火把都點燃。在樂隊的前導下,隊伍從教堂前廣場出發,預計繞行部落一周,然後回到原處。


這樣的活動,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首次;大家也確是感到興奮與奇妙。當我們經過住家時,居民紛紛鼓掌歡迎,並大聲互道:「聖誕快樂」。黑暗中,點點亮光的數百人隊伍,在山路蜿蜒成一條火龍,彷彿驅離了黑暗與寒冷,取而代之的是希望與溫暖。很榮性能參與這樣的活動,對我來說是難得的體驗。


遊行完畢,已經十一點多,距離耶穌誕生的時間更近了。大家魚貫進入教堂,「子夜彌撒」即將開始。慌亂中,我要躲避鏡頭,卻被搶著要採訪的「美麗女主播」撞了一下;不過我倒是不介意。進了教堂,那莊嚴肅穆的氣氛,讓我頓收嘻笑的嘴臉,回望眾人,也是一臉虔誠與聖潔。偌大的教堂,竟聽不到一點聲音。


首先大家起立合唱聖歌。我沒發到歌詞,不清楚唱些什麼,但覺異常的悅耳感人;難怪「福音歌曲」是西洋音樂的一大派別。聽著….靈魂都要昇華了。讀經之後,神父對大家灑聖水,這是我第一接受這樣的「神恩」,感覺很新鮮。我不信教,但岳父岳母信。當初為了追我老婆,曾被他們「邀請」去參加了幾次晨間讀經及作禮拜。由於有點非出自本意,所以也沒特別感覺。但這次真的不同,我深深感受到「聖誕」對信仰耶穌的人,所代表的意義;絕非僅是吃大餐或狂歡的節日而已。


子夜時分,彌撒將近尾聲。此刻,城市中的繁華,遙遠的彷彿是另一個國度。而身處部落的夜裡,我毋寧是比較喜歡這樣神聖而意義深遠的耶誕節。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