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集的特有生物保育中心,我們想了一年,終於得以成行。


生物保育中心對外開放的區域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:
戶外的生態教育園區(免費參觀)

戶外區的動植物生態很豐富,不過蚊子很多,幸好園區很貼心的準備了防蚊液給遊客免費使用。

除了特有種植物與生態池,最吸引我們的是受傷被送來此地醫治的保育鳥類。



根據簡介這裡有领角鴞、大冠鷲、黑 冠 麻 鷺、隼…等等,他們都是經救治後無法野放的,如這裡的大冠鷲因為翅膀斷掉。還有黑冠麻鷺,就在我面前跑來跑去,最後還飛到樹上,可是不知為何牠不會遠離。這些鳥類,不是僅能在山裡遠望他們的身影,就是驚鴻一瞥,如今可以近距離觀察,很令人興奮。



室內的保育教育館(門票:大人$50小孩$30)除了介紹保育類的生物給民眾認識外,最主要的在於傳達保育觀念。例如帝雉、藍腹鷴、雲豹、石虎等平常不易看到的標本,讓我們可以仔細觀察這些保育類或已經絕種的生物。

在那裡我也獲得一些省思;例如喜歡吃高冷蔬菜是人之常情,但是此舉也間接破壞了山坡地。
蝴蝶生態園區(憑保育館門票免費參觀)
來到這裡大家很開心,因為到處都是蝴蝶,每隻蝴蝶都很碩大,且不畏懼人。

我們參觀時,蝴蝶會主動停在我們身上,而且一隻接一隻,很有趣。


有點令我們失望的是,這裡沒有保育類的蝴蝶。工作人員說,像珠光鳳蝶喜歡吃的馬兜玲,這裡種的都不夠嫩,所以無法培育出一些保育類的蝴蝶。


這隻蝶的幼蟲,長的實在很卡通

這個不是鳥屎

牠也是某種蝶的幼蟲,擬態鳥糞達到避敵效果。


另一個需預約參觀的地方「野生動物急救站」,

我們在那裡學到不少。因為要二十人以上事先預約,所以工作人員只讓我們在大廳參觀。那裡有隻奇怪的鸚鵡,乍看是一個頭放在盤子上;我以為是標本。靠近看又發現牠會動,原來是脖子上戴著一個圓盤。



我原本以為牠脖子受傷,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,那隻鸚鵡有「啄羽癖」,因為牠有憂鬱症,會不斷啄自己的羽毛,所以醫生讓牠戴上紙盤子以防止牠自殘。孩子們覺得十分有趣,鸚鵡也會患憂鬱症。前陣子南投發現的石虎,也是送來這裡,由工作人員餵奶;不過石虎幼虎並不對外展示。


兒子很羨慕,我叫他好好唸書就有機會來這裡工作,其實我也覺得在這裡工作值得羨慕;既可以救治野生動物,又可以做保育教育,很有意義。如果兒子成為這裡面的一員,不曉得我可不可以常來探望他,「順便」探望一下石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