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報導說以前王胤之每天騎八五山,練就了他強勁的爬坡能力;10/10兒子跟著車隊與教練去騎這條經典路線,另外有姑姑、老婆和我開車跟隨在後。
今天和另一個國中車隊一起騎,該隊是劉教練帶領。劉教練開隊車,藍教練騎機車隨行。
在竹北集合後,沿120縣道往東進入山區,來回大約90km。
天氣有點陰雨。
進入內灣、尖石,沿路都是熟悉的景點,2000~2005開吉普車的年代常來。
到了新樂,坡度開始變陡,大家體力漸漸顯示出差距。
過了鐵嶺,坡度更陡,接近八五山開始衝刺,
最後兒子的成績是50分鐘(從尖石大橋起算)。
做完緩和,兒子問我這里海拔是不是八百五十三,我看手錶很接近:「你怎麼知道?」「所以才叫八五山啊」他說。我以前就知道八五山是地名而不是一座山,但沒想過名稱由來很可能是這樣。
休息完大家再騎回竹北然後解散。我們回到桃園田記發爺吃燒烤。兒子提議的,但後來他說找我們來不划算,因為我們吃很少。但是他生日,我們也配合。
10/13一早再度於竹北體育館集合,目標仍是八五山,今天人數更多,高中生也來了,共約有三十人。
兒子成績48分,進步兩分鐘。
車隊休息時,我從120盡頭再往前走,看到公路外有幾棟歐式木屋。
再沿著柏油路走,看到廢棄的礦場隱身草叢中;難怪此地叫做煤源。
回到木屋區,看門牌是「煤源52-1號」
有戶人家在門口曬太陽,我和老婆過去打招呼,他們說是艾利颱風受災戶,受政府安置在此。目前鄰居都在山下有住所,只有他們每天回來。
今天天氣晴朗,氣溫適中,我在他們家門口坐著,幾乎不想走。這才是人居住的環境啊。
看著藍天白雲,周遭沒有空氣和噪音汙染,我感觸良多。
讓車隊先走,我和老婆閒步走向車子。一路拍照欣賞風景,感慨怎麼好久沒這樣的感覺。
「以前我們常放逐於山水之間的…」我對老婆說:「至少今天可以好好拍個照吧」說完停下車,站在橋頭對著溪谷按下快門,希望可以留住一點東西。
- Oct 15 Mon 2012 09:15
八五山練騎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