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騎南崁溪自行車道西段,體驗的是比較樸實的漁村風光;這禮拜騎南崁溪自行車道東段,體驗的則是比較繁榮的都市風華。
星期六晚上要接阿媽回來,白天利用時間和老婆去騎南崁溪自行車道東段(南崁---桃園),體驗看看全線通車的快感。
騎在南崁段,我跟老婆說千萬不能在這裡跌倒,因為在這裡跌倒不僅僅是跌倒,還會壓到蛇。老婆說怎麼可能,「這不是玩笑話」我說我和兒子親眼在這裡看過蛇,FB社團上也有人看過,「妳看…」我指著「注意蛇類」的指示牌:「沒騙妳吧?」
說起南崁溪自行車道,生態可豐富了;有次我跟老爸騎,還遇到烏龜橫越自行車道。
第一次遇到外籍女傳教士,在自行車道上她們速度不慢,顯示訓練有素。停紅燈時台籍女傳教士跟我們聊了一下,然後互道新年快樂。
今天天氣陰,我們錯選了左岸(水流方向左邊)車道,加上印象大橋尚未完工(新聞說去年九月會完工,事實是沒有)以致於要走一大段馬路,因為導覽圖並沒標示,剛開始也搞不清楚是沒通還是走錯。所以左岸是不通的,要走右岸。
南崁溪自行車道最熱鬧的一段是三民運動公園,很多人來跑步、騎車,也有攤販在賣菜。我們稍做休息之後繼續騎到虎頭山。
原本只是想買個點心吃,一不小心就吃了六分飽。
牽著車經過花市,去小吃店吃碗牛肉湯餃當午餐的ending。老闆娘主動說可以加湯,並說他們的湯不加醬油,是牛骨下去熬的。冷天喝個熱湯,很是舒服。
繼續騎到龜山,南崁溪自行車道的盡頭。
804醫院舊址,現為「虎頭山創新園區」,是結合自駕車和物聯網的研發測試基地。
塗裝活潑的自駕車
各種模擬路況
可以說人工智慧+物聯網(AIOT)就是未來人類的生活。想著以後可以在自己的車上睡覺往返桃園、花蓮,人類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真不可思議。
前幾天看天下雜誌,提到台灣在泰晤士報針對旅外人士的調查,已經蟬聯十幾年世界最適宜居住第一,但我們自己卻沒認為那麼好。國民在幾個面向裡的調查都認為比過去好,卻也對未來(2020)感到悲觀。除了政府弱化、政策執行力不足之外,還有重大公安意外(普悠瑪事件)也是原因。
就等著看自駕車正式上路後,不長進的爛台鐵要怎麼辦?
回程幾乎沒有停,因為女兒已上高鐵了。我們仔細辨認來時是錯在哪裡,以備下回再來時一路順暢,因為下回可能是夜騎。
我跟老婆說,可以平日晚間騎到桃園吃個飯,逛逛市區再回家。有這條自行車道對於喜愛運動的人來說真的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