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到舅舅家,他和舅媽已經在門口等我們,舅舅說:「你們兩個還真瘋狂…」。舅媽說:「難怪每次打給妳(指我老婆),妳都很喘…」。


迅速洗完澡換上衣服,穿著拖鞋(因為我們只有一雙襪子),舅舅和舅媽帶我們去市區的餐廳吃飯。雖然讓他們破費過意不去,但是騎了一百公里之餘,和親人聚個餐是很愉快的。


我和舅舅喝了三瓶啤酒,很過癮。舅媽和老婆聊她們的話題,我和舅舅聊體育。從網球、棒球、羽球聊到桌球。他說男網從山普拉斯之後就沒有真正高手了;而我今天一進門就看到他在看女網,我也搞不清楚是大威、小威:「這麼壯,女子選手怎麼打的過她?」,舅舅幽默的說:「對呀,應該去參加男子組」。


回到家,舅媽放鍾茂森博士主講的「金融危機的省思與出路」DVD,非常精采,令我印象深刻。他以金融經濟的學術背景,印證傳統教育「仁義禮智信」的重要,流利便給的口才加上常年教學磨練出的技巧,全場演講引人入勝,發人深省。



他引用溫家寶總理2009年2月2號在英國劍橋大學的演講中談到:
「道德缺失是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原因。一些人見利忘義,損害公眾利益,喪失了道德底線。」


鍾博士更進一步剖析:
省思金融危機的根源:次貸危機背後的道德危機
貪婪——「仁」的缺失:仁者以財發身,不仁者以身發財。
欺詐——「義」的缺失:義者自利利他
驕奢——「禮」的缺失:禮者謙遜自持
盲從——「智」的缺失:智者把握根本
無信— —「信」的缺失:民無信不立


鍾茂森博士1973年生於中國廣州,1999年獲美國金融博士學位,先後在美國德州大學及肯薩斯州立大學商學院任教四年,獲美國特批的「傑出教授與科研人才」綠卡。但是他捨棄了澳洲昆士蘭大學給的終身教授職,而隨著淨空法師行佈施之道,而不改其樂。因為他想用自己的人生來證明一點,人不是只為利益活著,還有比利益更好更高的東西。


如此的母親才能教出如此的兒子:
「能孝敬自己的父母,是小孝;能孝敬天下的父母,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是大孝;能成就聖賢、鼓勵眾生,使千秋萬代人獲益無窮,是至孝。我支持兒子走上大孝,奔向至孝。」


“金錢不是衡量財富的準則,更不能決定生命的價值。”鍾博士這句話則給了我很大的鼓勵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