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記得啊」,這三個字我一生中聽了不少次,其中很多次聽都很開心;但這一次特別不同。

 

 

我的魯凱族朋友瑪嫩,在88風災之後失聯了。後來偶然在原民台的新聞看到她,原來新好茶的居民被安置在瑪家農場的永久屋;只是我知道她,她卻不知道我。

前幾天(10/3)看原民台時,我突然想到可以google一下瑪家農場,找了一會看到一篇遊記有某個位於瑪家農場民宿的電話。永久屋的範圍與戶數都不大,部落族人互相熟識,只要這民宿老闆不是外來的,找到瑪嫩的機率不低。

當我撥打對方行動電話時並沒有人接聽,電話一直響到斷線。我知道這在原住民來說是很普通的事,因為他們做農時可能手機沒帶身邊。

說不上來為什麼,但這次若沒結果,我就不會再打了;或許年紀越大越相信緣吧。

不久民宿老闆陳先生回電了,原來他還是瑪家的理事長。「你認識嗎?」我直截了當說出要找的朋友魯凱族名與漢名,他也直接回答:「我認識」,這真是令我喜出望外,我留了電話請他轉達,從他口中得知瑪嫩很好,但她先生幾年前過世了。

一個多小時後我接到一通陌生電話,聲音(訊號)雖不很清楚,但她說是由陳理事長轉達的我沒等她說完就叫了聲:「瑪嫩」,「我不是瑪嫩,我是瑪嫩的女兒你是不是找錯人?」她大概從沒聽過媽媽有一個陌生的平地朋友。「沒錯,沒錯」我連忙說去過你家啊還住了一夜,你家石板屋啊,「我們家不是石板屋」,「地板是石板吧」,「對」,「你父親姓尤對不對」,「對」,這下她才相信我不是找錯人。瑪嫩沒有在用手機,此刻在田裡做事,約好晚上再打過去。

晚上忙完已九點半,我沒忘記要打給瑪嫩女兒,但令我失望的是對方沒接電話。回家後我告訴老婆這件事,她說這麼久了人家不知道還記不記得你。「應該記得吧」,不是說我固執的自以為是,而是他們那一輩的原住民生活單純,有個平地人去他們家過夜應該不是常有的事。

說起和瑪嫩的緣份,十三年前我和老婆蒙她搭救,並在他們工寮度過一個難忘的下午;這是緣。隔年我排除萬難,在大家都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硬是找到她家,這是份。而十二年後的現在,不知道與她是否還有緣份?

在我沒預期的時候,隔天傍晚六點,我的手機響起瑪嫩女兒的來電,「等一下」,她轉給媽媽。「喂,瑪嫩嗎?我是」劈哩啪啦講了一堆,深怕她已忘記我。「記得啊」,我講完之後她淡定的回了這三個字,語氣雖然平和,對我來說卻如沐春風。

我曾說過,台灣淳樸的是中南部鄉下人,更淳樸的是高山原住民,而瑪嫩則屬於最淳樸的那一級--上了年紀的高山原住民;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美好,叫做「真誠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