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清明節假期只有兩天,容易碰到塞車潮;但是好不容易放晴,我得把握機會去一探網友Leon提到的惠蓀溫泉。
天沒亮我們一家五口就到了集集支線的龍泉站--補眠;因為我幾乎整夜沒睡。小憩一個多鐘頭,天色微亮,起身參觀空無一人的龍泉站。
5:30列車疾馳而過,是早班車吧。
龍泉站我很久以前和老婆來過,從這裡坐小火車到集集,去明新書院。
走到車站後,居民圍起鐵軌旁的空地,養了幾隻大白鵝。
月台的候車亭掛著一排紅燈籠,在天亮後它們會熄滅,但是此刻只有我和龍泉站的燈籠,萬物還在沉睡中。
想吃早餐,卻沒人開店。
穿過集集隧道,循著152縣道緩緩前進。
天色漸漸亮了,河堤上有晨起運動的老人家。
我開的很慢,把景物看的很仔細,想照相就隨時停車,不必擔心會擋到他人。原來,這麼早來到集集,是對了。
早餐是老媽、老婆和我一起吃的,孩子們還在睡覺。到了集集車站,以我前幾次來的經驗,假日裡要看到沒有人的集集車站,是不可能的。把握住這個機會,我在候車室、售票口、剪票口、月台…拍了許多照片。
一來還很早,二來是清明節,集集鎮上幾乎沒有遊客,整個小鎮好像被我們包場。
我小逛了一下,然後驅車到達神仙瀑布。
據說神仙瀑布是人工開鑿出來,雨季才有水。告示牌說它已被颱風摧毀,我看到往前的路斷了,岩壁有一顆大石和一座小廟。
退回叉路再往上,有個木造的發財宮,廟前視野不錯,道路整修中,也種了波斯菊。
下山之後,在火車站附近找車位,我們要搭8:52的火車到車埕。一位先生很熱心,讓我停在他們隔壁。我一聽他說話就是很豪爽的感覺,很好相處的台灣人,很像朋友阿峰。
這位先生姓張,是工地主任,平常在北部工作。此刻他是坐在地上,整理著盆子裡的辣椒。他老婆在這裡賣素麵,我買了一碗素的麵線糊,還不錯。張先生請我們吃香蕉,知道我吃辣,還拿了朝天椒給我加在麵線吃,整根的喔。
買了票,補拍孩子們與集集站,然後火車來了。現在集集支線的火車和二十年前不一樣,比較豪華,但是比較沒有記憶中的味道。
途中經過幾個隧道,還不短;可惜車廂裡有燈,如果像以前的慢車,過隧道時一片漆黑,那才有趣。我一定搞詭一下。
中途的水里車站。
想告訴老周,集集支線還有接路牌
車埕我開車經過多次,但還沒進去過,因為每次人都很多,也找不到停車位。當火車停靠車埕站,看著那山腳下的木造車站,四周清麗的山色,我不禁暗讚「最美麗的小站」,果然有幾分道理。
櫬著大山的彩繪小火車,
V字型鐵軌,
月台邊的山勢仰之彌高。
在台灣的礦城或林場常見的宿舍區
幽靜的時刻,漫步在小巷走道間,如飲醇酒般芬芳。
走到昔日貯木池,景色很優美,為這個山腳下的支線小站再加分數。
悠游池中的綠頭番鴨
池邊景色與山的形狀
~池塘水綠風微暖,綠楊芳草長亭路。
社區發展協會的先生告訴我們,砍下來的檜木泡在水裡,可去除多餘油脂,不容易裂開。而買家來看木材時,浮在水面的大檜木就可以不費力的翻轉。此為貯木池的由來。
我們逛到了鐵道畫家李明建的住處,看了台灣許多車站的畫作。
他是位畫家,作品鮮明俐落;也是位不折不扣的鐵道迷。車埕小站,因為他而多了分藝術氣息。
繞過三元宮,沿著走道往下。
民宅靜悄悄的,偶而有小朋友出現,也不知道是不是住這裡。
坐在屋頂像玩具的貓
木造宿舍
小朋友們端著麵,坐在火車站前吃,因為怕趕不及搭10:23的車。
趁著等車的空檔,我仔細欣賞車埕的景色。
這是個值得再次造訪的地方,或許住一夜;但是一定要遊客很少的時機,在山城間漫遊、讀詩,和老人聊天。
- Apr 08 Wed 2009 01:05
2009清明假期之龍泉、集集&車埕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