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晚上去Renoir家,約好第二天爬山。他帶回來的內蒙古奶酪很好吃,「終於帶對了」──我們異口同聲說。臨走前他問:「明天如果下雨呢?」「風雨無阻」我肯定地說。


星期二早上下著小雨,到Renoir家吃了一碗芋頭米粉後出發。


到了勞工育樂中心,停好車循著步道往上爬,這時天氣反而變好了。

不久看到滿地的油桐花,樹上也像白雪藹藹。


再往上就是觀音像,視野很好,天氣晴朗時大溪、三峽的自然與人文景觀都看的清楚。



石門水庫群山環抱,雲霧裊裊,陰雨天的景觀卻有另外一番氣象。


我覺得很神奇,每次和Renoir雨天爬山都成功,今天甚至不必開傘。早上六點不到被胖希電話吵醒:「石門山此刻大風大雨,你們不必來了」,所以我刻意拍下Renoir帶著沒撐開的傘要給胖希看,他錯了。


再一會到了清水坑山三角點,海拔510公尺,土木局三號基石。


我們不走原路下山,心想不管下山後從哪裡出口,反正走回勞工中心就是。陡下的山路有點濕滑,邊走邊討論中午要去上次的土雞城吃。我們都不記得路怎麼走,剛說完那個土雞城竟然出現在我眼前。兩人哈哈大笑:「這真是太神奇了」。


我們先喝茶看報吃「麥王蒸舖」的饅頭,等胖希起床。我看蘋果副刊,專寫些都會男女的情慾,Renoir說:「你怎麼對那個那麼有興趣?」我:「觀察社會」。


快中午打給胖希,得知等他起床無望,遂逕行點了麻油雞和龍鬚菜。

這家店的確好吃,老媽喜歡麻油雞,找一天帶她來。

下山的松林步道


長像辣椒的花原來叫莿桐,也叫龍牙花。


下午順道去客家文化園區,比上回來要好多了。


門口用客家花布貼紙包覆的腳踏車,

發現不只一輛,或許是園區配發的「公務車」。


客家文學館裡介紹著名的文學家,如鍾理和、鍾肇政、吳濁流、李喬等,其中吳濁流的「無花果」、「台灣連翹」被視為台灣獨立運動文學濫觴,學生時代看過,覺得很溫和,可見此一時彼一時。李喬的「寒夜三部曲」,使我對客家人的韌性有深刻印象,應該是高中看的。


音樂館大力介紹鄧雨賢;我直到今天才知道他是客家人。龍潭大池邊有鄧雨賢紀念館,我也只是以為他是龍潭人而已,想不透的是客家人怎能寫出如「望春風」、「雨夜花」等道地的台語歌曲?後來我想到了,他應該是作曲,填詞者另有其人。經查果是如此,和他合作的填詞者有著名的周添旺等。


離開客家文化館,到了龍潭市區;找了一會才找到老街。因為老街建築物早已拆光,已經沒有實質上的老街了,所以我們問人也不知道。直到Renoir看到了那家冰店,後來我看到一家店還有老街的名號,才確定此地是老街。


Renoir推薦「松屋」冰品老店,牛奶、花生冰都很香醇。回程我帶他去埔頂吃最近發現的好吃蔥油餅,看他回來得以大快朵頤,一解心中的鬱悶,我也很開心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