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/26我們一家四口、彬仔家兩人和老媽、姑姑共八人,一起出遊。目的地是淡水古蹟園區,出發時下雨,到了淡水反而出太陽,這樣的轉折令人心情大好。



紅毛城的視野非常棒,洋人很懂得享受;連廁所都可以看到海。英國領事官邸內的客廳、餐廳、書房不但雅致且富生活情趣。


領事館


外牆磚雕:「VR1891」,


代表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1891年。

英格蘭國花薔薇和蘇格蘭國花薊花。


紅磚迴廊的設計,散發出悠遠的韻味。


戶外的「台灣北路淡水營」大砲,砲管並鑄刻著「嘉慶十八年奉憲鑄造」。



紅毛城歷經西班牙、荷蘭、明鄭、清朝、英國、日本、澳洲、美國、中華民國的管理,是一頁豐富的台灣與國際交流史。



參觀完紅毛城已近中午,一行人散步到淡水老街覓食,在「郭全福」買大餅。

他的大餅比老爸在桃園常買的還好吃,比較沒那麼甜。


淡水信用合作社,看來也是有些歷史。


福佑宮唯一不順眼的LED廟匾。


嘉慶道光年間的磚雕與石雕。


公獅張口,母獅閉口


台灣有記載最早之燈塔(淡水一帶)遺物──「登高樓碑記」,建於嘉慶元年。

浮刻的八角觀音石龍柱,散發著歷史的溫潤感。


福佑宮鎮廟之寶──「翌天昌佑」匾額,中法戰爭後光緒御賜。



紅樓餐廳,滿久以前帶老婆來過,此刻又重新回憶起來。


眼前閃過的奇異景象──少爺端著新研發的套餐嗎?



偕醫館,展示馬偕博士相關史料事蹟。

建於1879年,全台第一間西醫院。後方為淡水禮拜堂。


淡水禮拜堂,美麗的紅磚教堂。

屋頂以鋁質浪板翻修稍微美中不足,但仍為淡水的代表性人文地標之一。


小白宮,清朝的淡水關稅務司,三級古蹟。

英法聯軍之後滬尾開港,與雞籠合稱淡水關。後來清廷同意派洋人擔任副稅務司,主辦洋務,此處即為其官邸。建築特色是明顯的圓拱迴廊,有通風、採光、視野及避雨的功能。想像當初,遠渡來台的官員,以度假的心情上任,在採光柔和的室內起居,在視線良好的迴廊喝著下午茶,眺望海景,緩和了思鄉的情緒。


淡江中學,有花木扶疏與歷史建築的校園,絕佳的學習環境。

1883年,馬偕博士在此創辦了全台第一間女子學校,紅磚立面刻著「淡水女學校」,現址為純德小學使用。

後與淡江中學合併。淡江中學是口碑很好的私立中學,學費也不便宜。但是不管送去多好的學校,家長都不可卸責,否則也是會唸到被退學的。


淡江中學的隔壁是真理大學,前身為淡水專校。

財經學院,很有味道。


俗稱牛津學堂的理學堂大書院,

馬偕博士引進西方思潮,使淡水成為台灣新式教育的發祥地。建築物本身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產物,頗有在地化的風格。


大禮拜堂,

真理大學最醒目的地標,現為校史館。就學校歷史淵源和校園建築而言,真理大學給我很好的印象。我和老婆進入大禮拜堂,恰逢音樂演奏會的尾聲,我們聆聽了最後二十分鐘演出,教堂的共鳴效果很好。


淡水光是古蹟約有十七處之多,加上歷史建築就更不止此數,洵為古蹟愛好者的聖地;這次古蹟之旅有了很好的印象,下此再來的機會就非常濃厚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