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完西門町,我的內心越發像是一片乾裂的土地,雖然天空下著雨,我還是大聲說:「今天一定要看到海」。

過了關渡大橋,心裡開始期待。到了淺水灣、洲子灣一帶,回憶漸漸多了起來。我告訴孩子們,大學時代有次媽媽生日前夕,我們共同翹了半天星期六的課,來這裡露營。那時我帶老婆玩了台灣許多地方,常露營體驗親近大自然。和現在年輕人不一樣。

人家這樣都行,我們怕甚麼?


孩子們出生後,我們仍常來北海岸玩水;常常玩到天黑之後,開車到聖約翰科技大學(以前的新埔工專)對面吃牛排。那時牛排館二樓往往都只有我們一家人,我們自由走動,透過落地窗看濱海往來的車輛。



到了白沙灣終於圓了連日來的願望,我看到夢中的大片海景。


這裡是我們以前常來玩水的地方,講白沙灣,孩子們沒甚麼特殊感受;但是到現場一看,很多回憶都深藏腦海。那都是他們很小時候的事了;小時候開拓的領域視野,才真正有用。

年輕人:「白浪滔滔我不怕」,阿敏叔叔:「希望晚間新聞不會看到你」


我們走「夏蟬步道」到麟山鼻,人車分流,暢快寫意。


「夏蟬步道」是我取的名字,因為行走其間不是聽到巨大蟬鳴,而是不時看到蟬飛來飛去。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蟬這樣飛,它們飛行速度非常迅捷,而且是淺色的體色。


有紅花、有白花。


到了觀景台,「哇,這就是我夢到的地方」真感動。


這片潔白沙灘就是白沙灣,最遠處的岬角是富貴角


藻礁


麟山鼻


看到這片大海,只一剎,我獲得了絕大救贖。


我很想走到麟山鼻;一來下雨了,二來孩子們沒興趣,我們回頭了。如果一個人,我肯定會走去,哪怕是淋雨。


間歇的雨,我認為是老天的恩典;這已足夠我們活動了。來到石門劉家肉粽,買了小肉粽、甜心粽(冰粽),坐下來吃。玩了一輪之後小坐一下吃個點心,是雙重充電,也是很棒的感覺。


接著來到風箏公園,這裡可以近距離觀察綠藻礁,是個不錯的地方。


海邊的木棧道適合觀潮,陰雨天不熱正好來個海邊散步


續往前行,終於來到我最嚮往的石門洞。


這裡是北海岸的指標景點之一,也是我很喜歡的地方,因為這樣的地形不但難得,更難得是有一片金黃沙灘,不會像深澳或花東那裡,可望不可及。


透過海蝕門將海水框景起來,真是很經典的畫面。


石門上的題字「精忠照海」


裡面還有個海蝕洞,但是怕危險禁止進入。


我們循步道爬上石門頂,背山面海視野很好。


離岸邊不遠的海面有兩塊大礁石,礁石連著海岸,之間有拱橋相通,很像三仙台。


透過芒花看四周景致,更形出色


我們在石門洞一直待到天黑,在孩子們的催促下,我才不太情願的發動車子,沿著濱海公路慢慢開回家。

今天的北海之旅,讓我心情舒展許多。對於未來,也獲得再拼搏的動力,這過程就好像洗衣服一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