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MG_5608_調整大小

彈鋼琴的手,有可能做木雕嗎花蓮有個人當過國小、國中、高中老師,能教音樂、英語和木雕,那就是蔡平陽。

 

 

過去我和老婆曾循著地址找到花蓮市區蔡老師住處,但該處已成營業場所。前陣子又去加灣問,得到的資訊仍不是正確的。最近偶然查到康樂路的地址和電話,打過去姑且一試,居然就是蔡老師本人。我直接說是他的粉絲,找了第三次才找到老師,他笑呵呵的說:「歡迎來玩啊」。太好了,老師你等我!

蔡平陽簡介:花蓮師專、師大英語系畢,歷任花師附小、宜昌國中、花蓮高商教師,擔任過花蓮文化中心、慈濟大學等木雕班專任指導,承製過花蓮形象商圈、新城鄉原民館、吉安鄉原民館等原住民木雕公共藝術,於花蓮縣立文化中心、太管處、花蓮市立圖書館等舉辦木雕個展,榮獲花蓮縣立文化中心第六屆薪傳獎、三義亞非木雕交流展台灣區代表。

1/28(二)初四,從我住處到蔡老師家不過十多分鐘車程,下午一點前我們來到蔡平陽老師的家

IMG_5607_調整大小

門上的對聯:「平心靜氣運雕刀藝品刻出靈巧意」、「陽春白雪揚曲境琴絃樂教喜薪傳」,鑲了老師的名字,講的是老師平生兩大絕技以及志業;彷彿就是「桃花影落飛神劍」、「碧海潮生按玉蕭」的黃藥師現代版。

IMG_5629_調整大小

一看到蔡老師我就半開玩笑的說:「老師,我找你找得好苦啊」,入座之後我們就聊了起來。我對老師是慕名已久,「怎麼說?」老師問我他有何名可慕,又為何苦苦尋找?我說源於對原住民文化與木雕藝術的熱愛,加上花蓮的地緣,一直想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老師本人與作品。

「你也喜歡原住民文化?」「老師,我敢大言不慚的說一句:台灣的平地人很少有像我去過這麼多部落的」。「你對原住民有甚麼看法?」「台灣的體育尤其是棒球都靠原住民在打天下,然而一般人提到原住民,印象卻不是很正面,光這一點就透露出很多問題囉」,我脫口而出。

老師,既然說到這裡,我也有個問題想請教」,我問老師的是:「原住民藝術文化價值是甚麼?」老師的回答是「原創」、「台灣屬地的」。我深有同感:「假設今天有個國際性的文化博覽會台灣要端甚麼出去?」我說台灣是個島國,海洋文化本就是兼容並蓄,但這數百年來台灣接收了這麼多外來的食材,最後能端出一盤有代表性的菜嗎?所以我重視蔡老師的創作,認為這是很了不起的至少文化部、原民會都應該頒獎才是,講到這裡,老師已把我當作知音,可是他說「沒有,不要說相關官員,連一個原住民都沒有到過我這裡」。他說也不是要人知道,自己做自己高興的事就好,這些年來他沒拿過公部門一分補助我了解他的感觸,「德不孤,必有鄰」,我說老師你做的總有一天會被人看見價值所在。然後他拿出絕版的 2014年個展「原生踊動」送我,還簽了名。

IMG_5606

「我一直納悶」,蔡老師說為何台灣的藝術大師好像斷層了,朱銘之後沒了。我說大概現在的人都在說發大財,沒人要藝術了吧。

蔡老師帶我們參觀作品,他說早期作品會出現類似權杖、舞獅的元素,後來就都做原住民雕刻,尤其是他熟悉的阿美、太魯閣兩族。

IMG_5582_調整大小

「這是我為阿美族創作的圖騰」他指著人物頭頂的羽毛「魯凱、排灣的代表是百步蛇,但阿美族沒有,所以我為他們雕了這個。」老師自豪的強調是他的原創,還有手牽手、腳交叉的舞姿。

IMG_5614_調整大小

老師興緻勃勃的帶我們陸續參觀了許多珍藏,包括二樓的收藏室。他像展示玩具的小孩,興奮的告訴我們這原本是怎樣,買回來之後經過他修復,現在是這樣那個東西經過他的巧思與巧手,展現了創意的用途

IMG_5619_調整大小IMG_5623_調整大小

邊參觀邊講解還邊聊到他接觸木雕的機緣:曾經有人說:「啊你彈琴的,木雕你不行啦」,他想那應該不困難就做了,做了之後還真的行。我們聽了都笑了。

來到庭園,老師說石板都是他自己鋪的。

IMG_5635_調整大小

IMG_5632_調整大小

回到客廳,身處藝術品環繞的氛圍,我靈魂都昇華了。

IMG_5580_調整大小

撫觸著老師做的桌椅,有感於他提倡的「將藝術融入家庭」和我常想的「將藝術融入生活」很契合,我認為藝術品不只是掛在牆上,更要讓我們生活中使用的茶几桌椅、鍋碗瓢盆、衣褲鞋襪都是藝術品。

IMG_5596_調整大小IMG_5597_調整大小IMG_5598_調整大小

最後斗膽問一句老師,您平常有小酌的習慣嗎?」他說有啊,甚麼酒都喝,要我去之前先打個電話,以免撲空。

好啊,哈哈,老師等我喔,等我!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