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節是個有趣的節日,從農曆七月一日開鬼門,放水燈,七夕七娘媽生(中國情人節),十五的普渡,到月底的搶孤,堪稱是盛大且精采的宗教民俗活動,值得政府與民間重視、推廣。


小時候,對於「開鬼門」這件事,總懷著又好奇又害怕的心情。當我還住在嶺頂時,家裡緊鄰著大馬路;小小年紀的我會在夜裡想像:鬼門一開,很多鬼就會在夜深人靜的馬路上「跳」,而我卻一直提不起勇氣,從木板隔間的縫隙偷看窗外一眼。


長大之後,知道了中元節的由來,才體會原來鬼也是很可憐的。中元普渡的精神就是慈悲。有了這層認識,就比較不怕鬼了。就好比前陣子我們一家四口摸黑下山,時值鬼月,還經過墳場,我不感到有什麼特別,小朋友們不諱言:「有點毛…」。我告訴他們,你們看看新聞,都是人害人和人騙人,可有看過鬼害人的新聞?人比鬼可怕多了。


每年中元節,我都會想到一部電影:「魔法阿嬤」,那真是一部好片,非常能代表台灣。除了特有的習俗與祭典之外,更有台灣人的淳樸、善良。也許每年中元節都看一次,很有意思。


2005年我們曾經去頭城看搶孤,過程很漫長,其實有些單調。感覺上應該可以在民俗文化上多著墨,而不是讓慕名來的遊客看熱鬧。2004年我帶著妻小到桃園巨蛋旁邊,陣頭車、電子花車、水燈排車、藝閣花車和煙火,將市區邊緣照耀的燈火通明,身在其中,也感染到莫名的興奮。


情人節,送金飾、巧克力;聖誕節,戴聖誕帽、做聖誕樹、吃大餐;總覺得不特別。不曉得為什麼,這種民俗節日,讓我覺得有台灣味。


那天,我拍了很多照片,很滿意的回家。經過「台西水果」,又去買了火龍果,回家打了火龍果冰沙,一家人吃的很開心。唯一的遺憾是,第二天孩子們就開學了,暑假結束了,他們也不能在平日陪我了。想不到老婆在緊要關頭說:「其實他們是後天才開學,為了不要他們太晚睡,我騙了你們…」;那一天,真是開心。



今年中元節前,我帶著他們去桃園大廟看中元文物展,

因為是非假日去,夜晚的大廟沒有其他人;而我卻有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心情。


金山銀山

沐浴亭

土地公

山神

大士爺

相傳他是鬼王,中元普渡的祭品,就由他分發給各好弟兄。而他的上方往往會伴著一尊觀音,以防他分配不公。


同歸所

給一般好兄弟休息之處。

翰林院

給讀過書的好兄弟休息之處。水燈厝屋形水燈,寫上提供者的姓名,水燈流的越快越遠,表示當年運氣越好。


斗燈

由一家或數家共奉,斗中裝白米,象徵大地生命力,斗燈一旦點燃就必須派人守護,不能熄滅。


看生、看食

提供鬼神觀賞之供品,看生造型較繁複,通常是組合作品,內容以歷史演義、小說傳奇為主題。看食是小型單件作品,以麵粉捏製成各種水族、昆蟲、蔬果等。



小時候,我中元節最大的願望,就是搶一個造型很棒的「生」。因為我記得午夜時分,主祭的法師會宣布「禮成」,然後這些「生」就會分給民眾。可是,每次站了大半夜,雙眼盯到發痠的大「生」,總是被大人捷足先登,而小孩子只能接一些小壽桃。


大廟對面就是金城糕餅舖,是桃園的老字號之一。店門口擺了壽桃、麵龜

和中元節必備的祭品

國語我不知道叫什麼,小時候我很喜歡吃這個。但是,現在的我,卻提不起興致了。


所幸,我對中元節的熱忱,還未消減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wke0434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